[发明专利]镁基球形准晶中间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9183.3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维民;蔚成全;李海鹏;王志峰;丁俭;李永艳;黄春瑛;史中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23/04 | 分类号: | C22C23/04;C22C1/02;B22D2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胡安朋 |
地址: | 30013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形 中间 合金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镁基球形准晶中间合金,其特征在于:是Mg-Zn-Y-Mn-Cu五元镁基二十面体球形准晶中间合金,其化学成分以质量分数wt%计为:Mg 55.0~65.0%,Zn 30.0~40.0%,Y2.5~5.5%,Mn 0.10~1.50%,Cu 0.10~0.50%,其铸态组织特征是由球形准晶、α-Mg和Mg-Zn相组成,在铸态组织中,球形准晶的直径是2~7μm,平均直径是5μm,球形准晶的体积占该合金总体积的35~45%。
2.镁基球形准晶中间合金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具体工艺步骤为:
第一步,熔炼镁基球形准晶中间合金的原料熔液
将坩埚电阻炉设定加热温度为770~780℃,当坩埚温度升至350~400℃时,向该坩埚中加入占原料总量质量百分数55.0~65.0%的镁锭和占原料总量质量百分数30.0~40.0%的锌锭,并开始通入体积比为100∶1的CO2/SF6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继续升温,待该坩埚中的镁锭和锌锭完全熔化后,加入占原料总量质量百分数2.5~5.5%的钇锭,待该钇锭完全熔化后搅拌1~2分钟,向熔化后的Mg-Zn-Y合金熔液中加入占原料总量质量百分数0.10~1.50%的电解锰和0.10~0.50%粒度为200目的铜粉,待所加入坩埚中的镁基球形准晶中间合金的原料完全熔化为Mg-Zn-Y-Mn-Cu合金熔液后搅拌2~4分钟,并在770~780℃保温10~15分钟,待用;
第二步,控制凝固速率制备镁基球形准晶中间合金
将第一步得到的Mg-Zn-Y-Mn-Cu合金熔液的温度调至765~770℃,除去该合金熔液表面浮渣,将该合金熔液浇注到可控冷却速率的铸型中,控制冷却速率,即控制凝固速率在72.2~88.6K/s范围内,制得Mg-Zn-Y-Mn-Cu五元镁基二十面体球形准晶中间合金,其铸态组织特征是由球形准晶、α-Mg和Mg-Zn相组成,在铸态组织中,球形准晶的直径是2~7μm,平均直径是5μm,球形准晶的体积占该合金总体积的35~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918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