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9037.0 | 申请日: | 200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1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林信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信豪 |
主分类号: | B01D3/02 | 分类号: | B01D3/02;F25B21/02;C02F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高凤荣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馏装置。
背景技术
水,乃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然而在工业化及都市化快速发展下,水源污染情况日趋严重,甚至影响自来水的饮用安全,因此坊间遂有各式饮用水以满足人类对于安全卫生的饮用需求,常见的饮用水如蒸馏水、矿泉水及海洋深层水等。
如图7所示,为现有的蒸馏器,其是由一加热装置6及一冷却装置7组成,该加热装置6具有一容置筒61,于该容置筒61底部设置有一加热器62,于顶部设有连通至外界的通管63,且内部设有可与该容置筒6内壁相贴合的承接件64,该承接件64设有数个通孔641,该冷却装置7具有一中空的冷却箱71,该冷却箱71内部设有一冷凝管72,该冷凝管72与该通管63相连接,且其另一端是穿伸出该冷却箱71外,借此,其是利用该加热器62将该容置筒6内部的水加热形成水蒸气,水蒸气经该承接件64的通孔641及该通管63,进入该冷却装置7的冷凝管72冷却凝结成水,以分离杂质,获得符合饮用标准的蒸馏水。
然而,该现有蒸馏器整体结构的构件多且复杂,使用上亦相当不便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蒸馏装置,其整体构件简单且组成容易,提高净化的功效,并达到创新实用性的功效。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蒸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容置筒,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一内容器,组设于该容置筒内预定位置,其内部具有一容室;一组传导体,具有一第一传导体及一第二传导体,该第一传导体组设于该内容器中,该第二传导体位于该第一传导体下方;至少一致冷芯片,组设于该第一、第二传导体之间,其是以电流驱动该致冷芯片,经控制电流的流向,该致冷芯片其二端接面分别产生吸收热量及释放热量的反应,并通过各传导体的传导,可于该致冷芯片二端分别形成一冷端及一热端,使该热端加热汽化液体而产生汽化物,该汽化物经空气对流,并凝结于该冷端形成液体,以此蒸馏循环生成净化的液体。
前述的一种蒸馏装置,其中内容器底部周围具有一承座,且该承座周缘纵向贯设有数个通孔,以供该汽化物流通。
前述的一种蒸馏装置,其中容置筒的容置空间内壁形成有一嵌缘,以供该内容器的承座嵌接定位,于该承座下方区隔出一第一容室,且该内容器内部具有一第二容室,该第二传导体容置于该第一容室内。
前述的一种蒸馏装置,其中各第一、第二传导体为数个金属鳍片排列组成。
前述的一种蒸馏装置,其中驱动所述致冷芯片的能源供应方式为太阳能、风力、交流电或电池。
前述的一种蒸馏装置,其中第一传导体为一金属传导管体。
前述的一种蒸馏装置,其中第二传导体为一金属传导管体。
前述的一种蒸馏装置,其中借由一控制系统控制驱动该致冷芯片的电流量,以控制该加热汽化液体的温度,且于该容置筒预定位置具有一入水口或一出水口,于该内容器预定位置具有一出水口或一入水口,以供液体导入及导出收集,以此蒸馏循环生成净化的液体。
本发明是以该致冷芯片结合蒸馏原理,该致冷芯片二端接面分别形成一冷端及一热端,利用热端加热汽化液体而产生汽化物,该汽化物利用空气遇冷凝结特性而凝结于该冷端形成液体,以此蒸馏方式生成净化的液体,整体构件简单且组成容易,具有创新及便利实用性,本发明可控制电流的流向,使该致冷芯片产生逆反应,则该致冷芯片二端接面产生相反设置的冷端及热端,同样可达蒸馏循环的目的,以达便利实用的功效,本发明供汽化物通过的通孔处设有一组过滤装置,可更进一步过滤该汽化物,以增进净化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现有蒸馏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6,图中所示为本发明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
请参阅图1~图2,以下是本发明蒸馏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说明,其包括:
一容置筒1,其内部具有一容置空间11,该容置空间11内壁形成有一嵌缘13,于该容置筒1上方具有一上盖14,该上盖14呈弯弧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信豪,未经林信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903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球式机械原理演示教具
- 下一篇:模拟隧洞内锚杆钻孔的自动化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