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气式双重检测感烟火灾探测系统及其报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8859.7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7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赵康柱;马宏伟;石建峰;薛战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 | 分类号: | G08B17/10;G01N21/53;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庞学欣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气 双重 检测 烟火 探测 系统 及其 报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及其报警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吸气式双重检测感烟火灾探测系统及其报警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也称为空气采样式极早期火灾报警系统或空气采样式感烟探测报警器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火灾探测系统。图1为一种已有技术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出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构成框图。如图1、图2所示,这种已有技术的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包括多路带有采样孔的采样管1以及通过多个风管接头2与这些采样管1相连接的主机;其中主机包括风扇箱3、吸气泵4、过滤器组件5、激光检测室6、激光器组件7、多个分管电动装置8和控制装置9;吸气泵4安装在风扇箱3内,其同时与多路采样管1相连,并且其排气口通过管路与激光检测室6相接;过滤器组件5安装在激光检测室6的进气口处;激光器组件7安装在激光检测室6的内部,由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多个分管电动装置8分别安装在多个风管接头2的内部;而控制装置9则设置在风扇箱3上。这种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吸气泵4通过由PVC或钢材制成的多路采样管1同时从被保护的不同区域抽取空气,并作为样品送入激光检测室6。在激光检测室6内利用激光发射器发出的激光光束照射空气样品,如果空气样品含有烟雾粒子,光束照射到这些烟雾粒子上时就会产生散射,这部分散射光将被接收器接收,该接收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后再传送给控制装置9。一旦激光器组件7检测到烟雾粒子时,首先需要区分烟雾粒子是从哪个采样管1中吸入的,这时控制装置9将依次只保留其中一个采样管1进气,并控制安装在其余风管接头2内的分管电动装置7动作而将相应的采样管1关闭,这样控制装置9就能确认出烟气是由哪个采样管1进来。只有当控制装置9确认出烟气由哪个采样管1进来时,才能准确地发出相应的火灾报警信号。为了确认出烟气由哪个采样管1进来,目前还可以采用另一种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该系统是将多路采样管1分别连接一个吸气泵4,激光检测室6仍设置一个。当激光检测室6内的激光器组件7检测到烟雾粒子并需要区分烟雾粒子是从哪个采样管1中吸入时,控制装置9依次控制其中一个吸气泵4运转,或控制多个吸气泵4依次停止运转,由此控制装置9就可以确认出哪一个采样管1中有烟气进来。
由此可见,为了确认烟雾粒子是由哪个采样管1吸入,即来自哪个被保护区域,上述前一种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需要设置多个分管电动装置8,而后一种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系统则需要设置多台吸气泵4,这样不仅会使设备的结构及控制过程复杂,因此投资费用增大,而且激光器组件7两次检测的都是烟雾浓度值这一参数,因此检测结果比较单一,所以可靠性差。另外,需要两次检测过程,因而报警时间长。此外,一旦有类似烟雾粒子的水蒸气或空气尘埃吸入,控制装置9因无法区分而有可能会误发出火灾报警信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及控制过程简单,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吸气式双重检测感烟火灾探测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吸气式双重检测感烟火灾探测系统的报警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吸气式双重检测感烟火灾探测系统包括多路带有采样孔的采样管以及通过多个风管接头与这些采样管相连接的主机;其中主机包括风扇箱、吸气泵、过滤器组件、激光检测室、激光器组件和控制装置;吸气泵安装在风扇箱内,其同时与多路采样管相连,并且其排气口通过管路与激光检测室相接;过滤器组件安装在激光检测室的进气口处;激光器组件安装在激光检测室的内部,由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而控制装置则设置在位于激光检测室一侧的机箱内;所述的吸气式双重检测感烟火灾探测系统还包括多个分别设置在多个风管接头内的气体传感器。
所述的气体传感器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或氮化物气体传感器。
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微处理器、电源模块、激光驱动模块、转速控制模块、气体信号处理模块、激光信号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其中:
微处理器,主要由模数转换器、数据处理单元和执行单元组成,用于将接收到的气体和激光检测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与预设的相应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经过处理后输出给相应的控制、驱动模块或显示模块,并在发生火灾、故障时输出相应的报警信号,并能够通过输入装置对气流、报警级别、吸气泵转速、激光发射器发射频率等参数进行设定;
电源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利用外部提供的输入电源为上述各模块供电;
激光驱动模块,与微处理器相连,用于驱动激光发射器发射激光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博康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88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