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脂肪酸均衡食用植物调和油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28195.4 | 申请日: | 2009-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 发明(设计)人: | 邓斌;尚刚;单荣琴;宋含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粮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D9/04 | 分类号: | A23D9/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45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脂肪酸 均衡 食用 植物 调和 | ||
(一)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植物调和油,尤其涉及一种脂肪酸均衡食用 植物调和油。
(二)发明背景:
目前,我国城市居民膳食中平均每天摄入的脂肪量达到85.6g, 其中膳食中食物脂肪41.6g,比例为48.6%;食用油为44g,比例为 51.4%;农村居民膳食平均每天摄入的脂肪量为72.6g,低于城市,其 中膳食中食物脂肪32.2g,比例为44.4%;食用油为40.4g,比例为 55.6%。不管农村还是城市居民,膳食中的油脂都大大超过了营养推荐 量25g,都偏离了平衡膳食的“适量动物性食物”和脂肪量的要求。 脂肪所占的能量比均超35%,这一趋势将对相关的慢性病如冠心病、 糖尿病等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实堪担忧。同时,我国居民脂肪摄入 情况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区差异,不同地区适宜生长的油料作 物不同,东北地区是我国大豆的主要种植区,因此,大豆油是当地居 民的主要消费植物油,且动物性食品、油炸食品摄入相对较高;南方 地区是我国菜籽的主要种植区,菜籽油是当地居民的主要消费植物油, 且膳食中果蔬摄入相对较高;而中原地区盛产花生,其居民主要以花 生油为主要消费植物油,膳食也介于南北方类型之间。另外,不同地 区的烹饪方式、饮食习惯、个人喜好及生活水平等也会影响脂肪的摄 入。食用油研发和制造人员已经意识到食用油脂肪酸均衡居民膳食营 养的必要性,中国专利申请02108374.6、200510012927.8、 200510010614.9等不同程度的公开了食用油脂肪酸均衡、营养配方的 技术方案。
远古时期以野菜、瘦肉、鱼为食物的祖先们的膳食中ω-6脂肪酸 和ω-3脂肪酸量几乎相等(为2~1∶1),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 谷物为食物的动物体内ω-3脂肪酸欠缺,而ω-6脂肪酸丰富,同样由 人工饲养而来的鱼肉、鸡肉和鸡蛋也是如此,甚至人工栽培的蔬菜中 ω-3脂肪酸量也少。另外,由于不加区别地推荐用ω-6脂肪酸代替饱 和脂肪酸来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使得人们摄入的ω-6脂肪酸与ω-3 脂肪酸的比例不平衡。油脂中的ω-3与ω-6不饱和脂肪酸各自呈现其 独特生理机能并拥有互为抵制作用以影响健康状况,而这两项脂肪酸 的摄取量,若能保持适宜平衡比率,则其代谢顺畅进行,然而若两者 失去平衡,则互受甚大的影响而体内的脂质平衡亦产生偏差。ω-6/ ω-3比例不理想会影响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成人心脏病和其他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研究表明,当血小板卵磷脂中ω-6/ω-3过高 时,患心脏病的死亡率增加;患糖尿病率增加,加拿大推荐ω-3多不 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为:占摄入能量的0.5%,或每人每日摄入9368KJ 能量时,需1.1g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推荐比例ω-6/ω-3为4~ 10∶1(加拿大营养参考,1990)。从人类的健康着想,适宜摄取ω-3 脂肪酸并保持适宜的ω-6/ω-3比率,对于健康平衡与预防心血管疾 病甚为关键。如上所述,膳食油脂除了含有适当的ω-3多元不饱和脂 肪酸含量并拥有最适宜的ω-6/ω-3比率为关键重要。
已知中国专利申请02108374.6“一种脂肪酸比例合理的植物调和 油”,提出了“脂肪酸比例合理的调和油”的技术方案。该方案指出: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提出了有关脂肪酸平衡的 概念即膳食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比 值应该为1∶1∶1为宜。在技术实施方案中指出,调和油中饱和脂肪酸 比例的计算是依据居民膳食中摄取动物性脂肪与植物油脂的饱和脂肪 酸之和,以达到居民膳食脂肪酸平衡。在该技术方案中,并未考虑到 实际居民膳食中饱和脂肪酸总的摄取量应包括动物性脂肪、植物来源 的饱和脂肪酸以及因饮食习惯或对某种食用油的偏好而产生的饱和脂 肪酸不均衡。在调和油配方设计中,应将居民饮食习惯或对某种食用 油的偏好作为饱和脂肪酸设定的主要因素,也是该技术方案不足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粮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未经中粮北海粮油工业(天津)有限公司;中粮食品营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8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