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400系列不锈钢棒材或线材的热处理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7927.8 | 申请日: | 2009-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9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叶文学;李颖;姚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52 | 分类号: | C21D9/52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400 系列 不锈钢 线材 热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400系列不锈钢棒材或线材的热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不锈钢棒材线材生产过程中,400系列不锈钢棒材或线材必须进行热处理,减少组织应力,完成组织转变,从而才能进行后续矫直等加工。现在通用的热处理方法为:缓冷至常温,再升温、保温、降温完成组织转变。其整个过程长达40~50小时。由于其处理时间长,大批量生产时必须增加设备、场地,严重影响生产效率,能源消耗也高。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快速热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400系列不锈钢棒线或线材的热处理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时间短的400系列不锈钢棒材或线材的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构思来源于2Cr13等温转变曲线,其原理是:利用轧制后的热能和变形能,快速温降到一定温度进行短时保温,从而完成组织转变,达到消除应力,降低硬度的作用。
在轧制结束后,快速进行热收集,控制温度在等温曲线最小点附近,
装入热处理炉进行短时保温,待组织转变完成后,出炉空冷。转变完成后的组织特点是奥氏体和残余马氏体。
本400系列不锈钢棒材或线材的热处理方法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
(一)将终轧温度为900℃~1050℃的热轧后的棒材或线材,自然冷却或风冷到600℃~800℃;
(二)将600℃~800℃的棒材或线材装入热处理炉,热处理炉保温温度为650℃~750℃,保温时间为30分钟~120分钟,然后出炉在空气中自然冷却、风冷或水冷却到室温,一般冷却温度不高于80℃。
本400系列不锈钢棒材或线材的热处理方法在处理棒材时,它的步骤特征征是:
(一)将终轧温度为900℃~1000℃的热轧后的棒材,自然冷却或风冷到650℃~800℃;
(二)将650℃~800℃的棒材装入热处理炉,热处理炉保温温度为680℃~750℃,保温时间为30分钟~120分钟,然后出炉在空气中自然冷却或风冷却到室温,一般冷却温度不高于80℃。
本400系列不锈钢棒材或线材的热处理方法在处理线材时,它的步骤特征征是:
(一)将终轧温度为900℃~1050℃的热轧后的线材,自然冷却或风冷到650℃~800℃;
(二)将650℃~800℃的线材装入热处理炉,热处理炉保温温度为650℃~750℃,保温时间30分钟~120分钟,然后出炉在空气中自然冷却、风冷或水冷却到室温,一般冷却温度不高于80℃。
本400系列不锈钢棒材或线材的热处理方法,处理同等重量的400系列不锈钢棒或线材,退火时间从现有400系列不锈钢棒线材的热处理方法的40-50小时,减小到1-2小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能够节约能耗60%以上。
实施例一
实施时间为2009年7月16日,钢种20C13,规格Φ80mm,长度5米,数量2支,终轧温度950℃,自然冷却到680℃装入热处理炉,保温温度720℃,保温1.5小时后,直接出炉空冷。经检验硬度为185HB和197HB,符合GB/T1220的性能要求。
实施例二
实施时间为2008年3月20日,钢种20C13,规格Φ11mm,长度300mm,数量6支,终轧温度1000℃,自然冷却到750℃装入热处理炉,保温温度720℃,保温1、1.5、2小时后,直接出炉空冷和水冷。经检验硬度(HB)为184、177、187、187、167、184,符合GB/T4356的性能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79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胶囊类药品包装板
- 下一篇:车辆前副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