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换头硬质合金麻花钻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7117.2 | 申请日: | 200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3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何云;王社权;姚胥康;李辰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3B51/02 | 分类号: | B23B51/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2007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换头 硬质合金 麻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切削加工用刀具,尤其涉及钻加工用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钻头多采用一体的形式,即钻头的杆部、切削刃、容屑槽等为一整体,均使 用同一材质制成。当钻头的切削刃部分损坏后,整支钻头就必须重新刃磨或者更换。因此考 虑把切削刃部分与钻头杆部制作成单独的可拆卸单元形式,即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称 的“可换头”形式。这种可换头部分在磨损之后可以很方便的更换,从而使得昂贵的刀体可以 使用更长的时间,而且可换头部分可以由硬质耐磨材料,例如硬质合金等制成,而刀体可以 由具有更大弹性的材料,例如钢制成。
中国专利ZL200510004205.8公开了一种用于切屑加工的可旋转刀具,其特点在于:刀具 由钻柄以及可更换的拆卸顶部相连接,这种连接传递扭矩大,可换头部分装卸方便。但是这 种刀具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钻柄与可换头部分连接处有一狭缝,安装时狭缝会胀开,多次使 用后会疲劳失效,对可换头部的夹持力减弱,稳定性差;另外,可换头的凸起部分结构较复 杂,制造成本高。
德国专利DE3230688A1公布了一种具有可换头的铣削刀具,可换头部分的凸形部件由锥 形销形成,该锥形销可以移动进入或离开同样为锥形形状的底座,该底座在刀体前端处开口, 该销及底座的锥形形状意味着二者之间的连接必须形成为特殊的旋转锁定,该旋转锁定在生 产方面比较复杂,并且使得可换头分部与刀体中心线之间的同轴度定位变得更为困难,从而 影响加工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定位 精准、稳定可靠的可换头硬质合金麻花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换头硬质合金麻花钻,包括钻杆、钻尖和紧定螺钉,所述钻尖的底部端面上于中 央设有径向定位块、两侧设有周向定位槽,所述钻杆的顶部端面上于中央设有径向定位槽、 两侧设有周向定位块,钻杆上还设有贯穿于径向定位槽侧壁的螺纹孔,所述径向定位块置于 径向定位槽中,所述周向定位块置于周向定位槽中,所述紧定螺钉装设于螺纹孔内,并与径 向定位块接触。
所述径向定位槽的两侧壁为与钻杆同轴的凹圆柱面,所述径向定位块上设有与径向定位 槽的两侧壁配合的凸圆柱面。
所述螺纹孔设有两个,两个螺纹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径向定位槽的一侧壁上,且对称布置。
所述径向定位槽的底面与钻杆轴心线垂直,所述两个螺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径向定位槽 的底面夹角α为10°~15°,所述径向定位块的凸圆柱面上与螺纹孔相对的位置设有倾斜面,所 述倾斜面与钻杆轴心线的夹角θ与夹角α相等。
所述径向定位槽的底面与钻杆轴心线垂直,所述各螺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径向定位槽的 底面夹角α为10°~15°,所述径向定位块的凸圆柱面上与螺纹孔相对的位置设有凹入的倾斜 面,所述倾斜面与钻杆轴心线的夹角θ与所述夹角α相等。
所述两个螺纹孔的中心线与周向定位块的中心线的夹角β为6°~15°。
所述钻杆上的钻杆容屑槽与钻尖上的钻尖容屑槽连接形成连续曲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未经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71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