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营养强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26049.8 | 申请日: | 2009-1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10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钟惠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1/16 | 分类号: | A23K1/16;A23K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营养 强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海洋鱼类和虾类是人类主要的蛋白来源之一,而且海洋鱼类中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二十 二碳六烯酸(DHA)是人体无法合成的一种重要物质,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有极大的好处。因 大规模的海洋捕捞会影响生态环境,所以海洋水产养殖业得到了大量的发展。据报道,海洋 动物特别是鱼类和虾类,在幼苗阶段对各种营养尤其是各种氨基酸、维生素、脂肪酸以及微 量元素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中的ω3多不饱和脂肪酸需求较高,如二十二碳 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RA)等。据报道,DHA和ARA的使用量对鳗鱼幼苗的成 活率有很大的影响。在DHA缺乏的情况下,鳗鱼幼苗的成活率低于50%;而在DHA充足 的情况下,鳗鱼幼苗的成活率可达到80%以上。目前市场上主要的鳗鱼苗饲料都是通过添 加从海洋鱼类中提取的鱼油以达到补充DHA含量的目的,但其不仅DHA含量低,而且易 于氧化,且多数鱼油使用有机溶剂进行富集,造成环境的污染。
营养学家认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具有特殊的生理功能。特别是ω-3与ω-6系列多 不饱和脂肪酸,ω-3系列有α-亚麻酸、EPA、DHA等。EPA、DHA主要来源于海洋微藻和 海洋真菌,以及富集到鱼体内的鱼油中;ω-6系列有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主要来源于植 物油脂。有研究表明ω-6PUFA与ω-3PUFA在代谢上存在竞争作用,二者在膳食脂肪中必须 保持合适的比例,否则会造成营养失衡。目前许多国家用ω-6/ω-3比值表示PUFA的膳食推 荐摄入量,如WTO建议ω-6/ω-3=(5~10)∶1,日本建议ω-6/ω-3=(2~4)∶1,中国建议ω-6/ ω-3=(4~6)∶1,可见合理的ω-6/ω-3 PUFA膳食比例对于人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有调查 数据显示,目前人们膳食中ω-6/ω3 PUFA比例极不平衡,明显ω-6PUFA偏高,导致人体内 脂肪过多,胆固醇过高,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通过服用富含ω-3PUFA的食品或保 健品达到膳食脂肪酸推荐标准是一条可行的措施。如鸡蛋是最普通的日常食品,通过食用富 含DHA的鸡蛋,可快速有效地补充ω-3型不饱和脂肪酸。以往用鱼油作为提高鸡蛋蛋黄中 的DHA含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喂养强化饲料的产蛋鸡的鸡蛋黄中DHA的含量随喂养天数 的增加有明显提高,喂养强化饲料5d时,蛋黄中DHA的含量已达空白对照组的3倍以上, 喂养强化饲料15d时,蛋黄中DHA的含量是空白对照组的5~10倍并达到稳定值。同时强化 DHA和α-亚麻酸,得到的鸡蛋蛋黄中DHA和α-亚麻酸含量都较高,而且ω-6/ω-3比值 较低,更符合人体对不同脂肪酸的比例要求。《ARA,EPA和DHA在水生动物中应用的研究进 展》(《海洋通报》,第25卷第2期,2006年4月)、《藻类中EPA、DHA的含量及其 在水产养殖等领域中的应用》(《宁波大学学报》第11卷第2期,1998年6月)两篇论文 只是在养殖中添加DHA和ARA,并未添加天然红发夫酵母虾青素,虽然DHA和ARA能够增加 养殖动物的高不饱和脂肪酸以补其不足,但是从营养和功效来讲,显然是比较单一、营养也 不全面和均衡。本复合营养强化剂通过裂殖壶菌微藻和红法夫酵母复合而成,其中虾青素是 天然的超级抗氧化剂,并具有潜在的抗癌、提高免疫功能等特点,复合后营养强化剂营养全 面均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营养强化剂,该营养强化剂除含有大量的DHA、 ARA和天然酵母虾青素外,还含有多种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可作 为水产养殖及家禽喂养饲料的添加剂。
所说的复合营养强化剂由裂殖壶菌微藻和红法夫酵母复合而成,组分重量比为裂壶藻 50%~80%,红法夫酵母20%~50%。
将各组分粉碎后按配比称重混合,混匀并粉筛至粒径8~25μm,检验、称重、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汇盛生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60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