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常压酯交换法制生物柴油所用的固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5897.7 | 申请日: | 2009-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8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殷平;徐强;纪春暖;唐清华;孙琳;于忠玺;谢军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鲁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6 | 分类号: | B01J31/26;C11C3/10;C10L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25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常压 交换 法制 生物 柴油 所用 固体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常压酯交换法由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碱式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钴钠-氢氧化钠固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生物柴油制备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石化能源的日趋枯竭,寻找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成为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以生物资源为来源的天然动植物油脂来制备的生物柴油是典型的可再生能源。生物柴油是一种单烷基酯含氧清洁燃料,具有可再生性、环境友好性、燃烧性能好、安全性能好、优良的润滑性等优势。生物柴油作为生物质能的一种形式,目前其制备方法主要采用酯交换法,即通过酯基转移作用将高粘度动植物油脂转化为低粘度脂肪酸低碳酯,例如中国专利98811443.7号专利,美国专利20040074760号专利。
由于酶催化剂价格昂贵且易失活,故其工业应用前景不大。传统的生物柴油生产方法基本是液体酸、碱催化的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催化剂液体酸或碱消耗量大,后处理十分复杂,生产成本高,特别是产物必须经过水洗。通常消耗水的体积要在生物柴油的20倍以上,排放后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生物柴油作为绿色能源的环境友好性,并削弱了目前生物柴油相对于化石柴油在经济上的微弱优势。而传统的CaO、MgO等固体碱催化剂,虽然容易分离,但稳定性不高,不能耐酸耐水,在后处理过程中还可能带来大量的工业废水,造成环境污染。
因此,鉴于以上缺点,改进现有催化剂的不足,开发出高效高稳定性的固体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生物柴油的制备过程中已成为生物柴油制备工艺技术领域中的关键研究内容之一。而具有开放骨架结构的金属膦/磷酸配位聚合物是一类很重要的功能材料,其结构的多样性、溶解性低、稳定性高和各种新颖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制造和发展特殊的新型催化材料开辟了新途径。据文献报道,到目前为止,使用金属膦/磷酸配位聚合物催化生物柴油制备反应方面,文献报道包括使用固体磷酸三钠盐、磷酸钒酰盐等催化油脂酯交换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常压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高效高稳定性固体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常压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碱式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钴钠-氢氧化钠固体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
碱式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钴钠(Na6Co7(OH)2(hedpH)6(H2O)10) 94~99%
氢氧化钠(NaOH) 6~1%
一种用于常压酯交换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碱式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钴钠-氢氧化钠固体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的过程和步骤:
将氯化钴或硝酸钴用5~20倍量水溶解,加入0.5~2倍量羟基亚乙基二膦酸和0.5~2倍量有机模板剂吡嗪或4,4’-联吡啶,搅拌后再加入8~12倍量的氢氧化钠。将混合物封入反应釜中,于120~160℃反应24~72小时后过滤、干燥得到碱式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钴钠固体。将上述所得碱式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钴钠固体经研磨、过筛后浸渍氢氧化钠溶液,浸渍24小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05~0.5mol/L。然后在去离子水中搅拌浸泡8小时,随后在250~300℃下烘焙3~6小时,最终制得碱式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钴钠-氢氧化钠固体催化剂。
一种用于常压酯交换法由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钴钠-氢氧化钠固体催化剂的用途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的使用方法:
在反应器中加入一定量的豆油和甲醇,醇油摩尔比为3∶1~10∶1;再加入一定量的上述制得的碱式羟基亚乙基二膦酸钴钠-氢氧化钠固体催化剂,催化剂的用量为豆油质量的1%~5%;在磁力搅拌器搅拌混合下,在50~70℃常压条件下进行酯交换反应3~7小时,反应后分离出固体催化剂,取出分层后的上层产物即为生物柴油。
本发明制得的固体催化剂用于常压酯交换法由豆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催化剂分离简单、能耗低、污染小,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现见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叙述与于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的工艺过程和步骤如下:
(1)设计确定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及重量百分比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58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楔形连接器安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基于石墨烯的纳米尺度点光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