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处理器在审
| 申请号: | 200910225123.4 | 申请日: | 2009-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7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顾堃;曹学成;王建文;张君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9/38 | 分类号: | G06F9/3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处理 方法 以及 处理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处理器以及一种数 据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数据处理时,处理器(包括各种CPU、NP等)有时并不适合完成所有 的功能。对于一些不适合处理器实现的功能,处理器需要外接协处理器来协 助实现。处理器与协处理器使用接口连接在一起,处理器把需要协处理器处 理的数据通过该接口交给协处理器,协处理器在完成处理后,再通过该接口 把处理结果送回给处理器。处理器把需要协处理器处理的数据通过该接口交 给协处理器的操作,可以简称为“发送请求”操作;而协处理器把处理结果 送回给处理器的操作,可以简称为“返回结果”操作。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四倍数据倍率接口(Quad Date Rate,QDR)、LA 协处理接口(LA-1)、网络查找引擎接口(Network Search Engine,NSE)等 接口连接协处理器。QDR、LA-1、NSE等接口的共同点是对于发送请求到返 回结果的一次访问操作有最大时间要求,也就是规定了从处理器在发出访问 请求,到协处理器返回结果之间的最长时间。当处理器使用这种接口连接协 处理器时,就要求协处理器的处理延时小于接口的对于一次访问操作的最大 时间,而协处理器的处理延时是由其所实现的功能的复杂度决定的,这样就 限制了协处理器的处理复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处理器以及数据处理系统,使 得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使用有最大返回时间要求的接口连接时,协处理器也能 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杂的协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第一处理器接收待处理数据; 向第二处理器发送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所述待处理数据; 接收第二处理器发送的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响应消息;在经过设定的时间段 后,向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结果请求消息,所述设定的时间段为根据所述第 二处理器的处理延时确定的时间段;当所述第二处理器完成对所述待处理数 据的处理时,接收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的对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操作结果;当 所述第二处理器没有完成对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时,接收所述第二处理器 返回的表示没有完成处理的消息,并返回所述在经过设定的时间段后向所述 第二处理器发送结果请求消息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包括:第二处理器接收第一处理器 发送的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求包括待处理数据;向所述第一处理 器发送所述数据处理请求的响应消息;在设定的时间段内,对所述待处理数 据进行相应的操作,所述设定的时间段为根据所述第二处理器的处理延时确 定的时间段;接收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结果请求消息;当所述第二处理器 完成对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时,将对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操作结果发送给所 述第一处理器;当所述第二处理器没有完成对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时,向 第一处理器返回表示没有完成处理的消息,继续对所述待处理数据进行处理, 并返回接收所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结果请求消息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待处理数 据;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处理器发送数据处理请求,所述数据处理请 求包括所述待处理数据;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处理器发送的所述数 据处理请求的响应消息;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在经过设定的时间段后,向所 述第二处理器发送结果请求消息,所述设定的时间段为根据所述第二处理器 的处理延时确定的时间段;第三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处理器完成对所 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时,接收所述第二处理器发送的对所述待处理数据的操 作结果;当所述第二处理器没有完成对所述待处理数据的处理时,接收所述 第二处理器返回的表示没有完成处理的消息,并触发所述第二发送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51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