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25044.3 | 申请日: | 2009-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45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五味雅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 主分类号: | B66B21/02 | 分类号: | B66B21/0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贵亮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乘客 传送 备用 梯级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状连接以载送乘客等的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通常具有:防滑体,该防滑体水平配置;竖板体,该竖板体的上端与防滑体的后端部连接,所述竖板体具有凸状曲面部分并且向下方延伸;支架体,该支架体具有大致呈三角形的剖面形状,并且以左右对称的方式配置,在防滑体和竖板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支承该防滑体和竖板体,此外,在现有的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中,通过在规定的部位形成螺纹孔,并且使螺栓与该螺纹孔螺合来使各个部位接合(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45152(段落编号0016~0024,图1)。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需要进行螺纹加工以及使用螺栓等辅助材料,因此不仅会导致成本提高,而且从降低产品成本这一方面来看也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实际问题而作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工序,并且不需要使用辅助材料就能够进行梯级各个部位的接合的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制造方法,所述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具有:防滑体,所述防滑体水平配置;竖板体,所述竖板体的上端与防滑体的后端部连接,所述竖板体具有凸状曲面部分并且向下方延伸;支架体,所述支架体具有大致呈三角形的剖面形状,并且以左右对称的方式配置,在防滑体和竖板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分支承防滑体和竖板体;防滑体加强构件,所述防滑体加强构件设置在防滑体和支架体之间;以及竖板体加强构件,所述竖板体加强构件设置在竖板体和支架体之间,在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制造方法中,防滑体加强构件与支架体之间的接合以及/或者竖板体加强构件与支架体之间的接合通过铆接结构进行。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制造方法中,防滑体加强构件与支架体之间的接合以及/或者竖板体加强构件与支架体之间的接合通过铆接结构进行,由此能够减少工序,并且能够在不需要使用辅助材料的情况下对梯级的各个部位进行接合。
根据本发明,能够减少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制造工序,并且还能够在不需要使用辅助材料的情况下对梯级的各个部位进行接合,因此能够降低产品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乘客传送设备的上部出入口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图1的梯级单体的后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处的剖面图,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
图4是表示铆接作业的工序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铆接作业的另一工序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铆接作业的又一工序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1-自动扶梯,2-链条,3-梯级,4-扶手,5-控制装置,6-电动机,7-减速器,8-驱动链条,9-链轮,10-导轨,11-栏杆,12-出入口地板,31-防滑体,32-竖板体,33-支架体,34-前轮,35-后轮,36-前侧防滑体加强构件,36a-前侧水平部分,36b-上部水平部分,36c-后侧水平部分,37-后侧防滑体加强构件,37a-前侧水平部分,37b-上部水平部分,37c-后侧水平部分,38-上侧竖板体加强构件,38a-水平部分,38b-下垂部分,39-下侧竖板体加强构件,39a-倾斜部分,39b-下垂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乘客传送设备的上部出入口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图1的梯级单体的后视图,图3是图2的a-a线处的剖面图,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乘客传送设备用梯级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图4是表示铆接作业的工序的说明图,图5是表示铆接作业的另一工序的说明图,图6是表示铆接作业的又一工序的说明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5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润湿式切口保护套
- 下一篇:一次性润湿式负压吸引切口保护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