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缝纫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4982.1 | 申请日: | 2009-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45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大利人美;桑原幸治;恒川由喜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D05B69/12 | 分类号: | D05B6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纫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变更主轴和电动机之间的距离的缝纫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公开特许公报1996年第196769号所记载的缝纫机中,在缝纫机的机框外部固定有电动机。该公报的缝纫机的电动机的冷却性能高于将电动机设置于机框内部的缝纫机。该公报的缝纫机通过同步皮带来连接电动机的输出轴和主轴。因此,与使用V型皮带等不同于同步皮带的皮带时相比,该公报的缝纫机中从电动机至主轴的动力传递效率高。该公报的缝纫机不易于产生电动机的输出轴的相位角和主轴的相位角错位的情况。
同步皮带的张力影响到同步皮带的寿命以及动力的传递特性。具体而言,当同步皮带的张力高时,同步皮带有时会磨损和断裂。当同步皮带的张力低时,同步皮带就容易产生跳齿。跳齿是指同步皮带的齿从齿轮的齿间脱落而移动到不同的齿间的现象。当同步皮带的张力太弱时,同步皮带旋转时的噪音就变大。因此,操作人员需要准确地调节同步皮带的张力。张力的调节方法例如有:将旋转体压在同步皮带上的方法,以及变更电动机的输出轴和主轴之间的轴间距离的方法。
当采用将旋转体压在同步皮带上而调节张力的方法时,在旋转体和同步皮带之间产生摩擦力。当产生摩擦力时,同步皮带的耐久性就下降。变更电动机的输出轴和主轴之间的轴间距离的方法很难。尤其是,操作人员难以容易地调节微小距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该缝纫机能由操作人员容易地调节电动机的输出轴和主轴之间的微小距离。
技术方案1所述的缝纫机包括:电动机;设置于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的第一齿轮;与所述输出轴平行地配置的主轴;设置于所述主轴上的第二齿轮;以及绕挂于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之间的同步皮带;还包括:固定于机框外部上的托架;设置于所述托架上的呈圆筒状的保持部;以及由所述保持部可旋转地保持,且将所述电动机保持于内侧的筒体,所述托架在所述保持部的中心轴和由所述筒体保持的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相错位的状态下保持所述电动机。
操作人员使托架的保持部所保持的筒体旋转。筒体所保持的电动机的输出轴的位置相对于保持部移动。因此,电动机的输出轴和缝纫机的主轴之间的距离能通过旋转筒体来调节。操作人员能准确地设定同步皮带的张力。与将旋转体压在同步皮带上而调节张力的方法不同,不存在同步皮带的耐久性下降的问题。
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缝纫机中,所述筒体呈圆筒状,其外径的中心轴和内径的中心轴相错位。所述托架具有托架侧螺钉孔,该托架侧螺钉孔供第一螺钉沿着与所述筒体保持的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平行的方向插入,所述电动机具有电动机侧螺钉插通孔。该电动机侧螺钉插通孔相对于所述托架侧螺钉孔同轴地设置。所述电动机侧螺钉插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托架侧螺钉孔的直径。
操作人员能通过将第一螺钉插通电动机侧螺钉插通孔内并将其拧紧于托架侧螺钉孔内来在托架上固定电动机。操作人员在松开第一螺钉的状态下旋转筒体时,第一螺钉和电动机侧螺钉插通孔限制电动机相对于托架的旋转。因此,操作人员能在电动机侧螺钉插通孔的间隙的范围内,变更电动机的输出轴的位置。操作人员能在维持着电动机的输出轴的相位角和缝纫机的主轴的相位角的关系的状态下,调节输出轴和主轴之间的距离。
在技术方案3和4所述的缝纫机中,所述保持部具有第二螺钉孔。该第二螺钉孔沿着径向穿过所述保持部。操作人员从外部将第二螺钉拧紧于第二螺钉孔内。其结果是,第二螺钉孔在保持部内侧与筒体接触而固定该筒体。因此,操作人员能防止筒体相对于托架的旋转。操作人员能在准确地调节好同步皮带的张力的状态下,可靠地保持电动机的输出轴和主轴之间的距离。
在技术方案5至8所述的缝纫机中,所述筒体具有沿径向朝外侧延伸的凸缘,所述凸缘介于所述电动机和所述托架之间。因此,在缝纫机中,筒体不会从保持部脱落。
技术方案9的缝纫机还具有可旋转的筒体用齿轮,所述筒体在其外周上具有与所述筒体用齿轮啮合的齿部。在操作人员例如用工具旋转筒体用齿轮时,就会对与筒体用齿轮啮合的齿部施加力而使筒体旋转。因此,操作人员能容易地旋转筒体。
在技术方案10的缝纫机中,在所述筒体上形成有凹部或凸部。因此,操作人员能通过在凹部或凸部上例如卡合夹具来容易地旋转筒体。
附图说明
图1是从缝纫机1的右后方看的外观立体图(安装盖子22时)。
图2是缝纫机1右侧视图(未安装盖子22时)。
图3是从电动机30的保持机构的右后方看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沿图3中I-I线从箭头方向看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兄弟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兄弟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4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括光反射材料的射线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以热泵为热源的井口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