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的频偏估计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23979.8 | 申请日: | 2009-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5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秦洪峰;许月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25/02 | 分类号: | H04L25/02;H04L25/03;H04L27/26 |
| 代理公司: | 信息产业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梁军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估计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数据的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用户的导频位频域信道估计值;
根据所述导频位频域信道估计值,获取只含频偏引起的相位信息;
根据所述相位信息,获取不同OFDM符号数据间或一个OFDM符号不同子载波上数据的相位差;
根据所述相位差获取频偏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的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目标用户的导频位频域信道估计值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1≤k≤M和1≤k≤M获取目标用户的导频位频域信道估计值,其中为导频1的信道估计值,为导频2的信道估计值,为导频1的频域接收序列,频2的频域接收序列,X(m)(k)为本地频域导频码,长度均为M,m为用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据的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只含频偏引起的相位信息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利用所述导频位频域信道估计值解调数据位上的符号数据;
对应到调制符号的域,解调制符号,并硬判数据,将硬判后的数据再调制为符号;
用未判决的符号乘以判决后的符号的共轭得到一复数值,并对所述复数值求相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的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不同OFDM符号数据间的相位差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不同OFDM符号数据间的相位差Δφ(m),其中和为不同OFDM符号数据的相位,i为OFDM符号序号,x为两个计算相位差的OFDM符号之间间隔的符号数,m为用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数据的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相位差获取频偏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频偏值f,其中Δφ(m)为不同OFDM符号数据间的相位差,x为两个计算相位差的OFDM符号之间间隔的符号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数据的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一个OFDM符号不同子载波上数据的相位差的步骤中,具体包括:
将对所述复数值求得的相位分组平滑,共分Q个组,每组M/Q个元素;
根据公式1≤s≤Q,1≤j≤M/Q获取该OFDM符号中每个子载波上数据的相位其中为所述复数值求得的相位,s为组的序号,j为每组中元素的序号;
根据公式计算不同子载波上数据的相位差Δφ(m),其中和分别为不同子载波组上数据的相位,g为两个计算相位差的子载波组之间间隔的个数。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数据的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相位差获取频偏值的步骤具体包括:
根据公式计算频偏值f,其中Δφ(m)为不同子载波上数据的相位差,Δf为子载波频率,g为两个计算相位差的子载波组之间间隔的个数,Q为分组个数。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数据的频偏估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相位差获取频偏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频偏值判断选择分支,并获取与所述分支对应的频偏初值;
根据所述分支对应的频偏初值结合导频进行频偏估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397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