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灭锈胺和丙环唑的杀菌组合物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23713.3 | 申请日: | 200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刘钰;司国栋;冯涵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37/22;A01P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6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灭锈胺 丙环唑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领域,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以灭锈胺和丙环唑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施用化学药剂是防治植物真菌病害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但长期连续高剂量地施用单一的化学杀菌剂,容易造成药剂的残留、环境污染以及耐抗药性真菌发展等问题。合理的化学杀菌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延长施药适期、减少用药量、降低药害、减少残留、延缓真菌耐药性和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等积极特点,杀菌剂复配或混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开发新品杀菌剂价格不断攀升,而相比之下,开发与研究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复配与混配具有投资少、研制周期短而受到国内外重视,纷纷加大开发研制力度。
灭锈胺:
该品为杀菌剂,对担子菌纲有高效的防治效果,特别对小麦、谷类、花生的锈病,马铃薯立枯病,小麦菌核性根腐病及丝核菌引起的其他根部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可用于防治棉花苗期立枯病、棉红腐病、花生叶枯病、甜菜褐斑病、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旋药后,该品对多种作物有一定抗倒伏作用。该品种保护作用强,但治疗效果较差,要早期施药,病盛期施药效果较差。
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防治麦类病害。(2)防治水稻纹枯病。(3)防治葡萄白粉病、炭疽病。(4)防治花生叶斑病。(5)防治香蕉叶斑病、叶条斑病。
香蕉叶斑病:是为害我国香蕉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它由多种真菌所引起,主要有尾孢菌叶斑病、暗双孢霉叶斑病和小窦氏霉叶斑病。
尾孢菌叶斑病包括黄斑型叶斑病又称褐缘灰斑病和黑斑型叶斑病两种。此病先为害下部叶片,后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病斑初为米粒状或线条状、淡黄色或褐色,与叶脉平行,先见于叶北背,后发展成椭圆形或长条形、黄褐色或黑褐色,叶片反复感染,出现大量单独病斑,多年病斑汇合,引起蕉叶大面积干枯。暗双孢霉叶斑病又称灰纹病,引起叶面椭圆形灰褐色病斑或叶缘枯。病斑初期褐色,后扩展为中央浅褐色、具轮纹、周围深褐色的椭圆形斑;病斑沿叶缘水孔侵入,初期叶缘出现水渍状、暗褐色、新月形或椭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后期沿叶缘联合为平行于叶中脉的褐色、波浪环纹死带,后变灰白色、质脆,雨季病健部交界处出现浅黄色的褪绿带。小窦氏霉叶斑病又称煤纹病,常见中、下部叶片发病。病斑褐色、椭圆形、有明显的轮纹,多发生于叶缘,病健部有明显的界限。
叶斑病主要引起香蕉叶片大面积干枯,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导致植物早衰,严重影响果实充实、产量及耐贮性,病株果实极易腐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各种问题,为了克服和延缓现有农药的抗药性、扩大杀菌谱、增强药效、降低用药成本,从而提供一种防治多种作物真菌病害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杀菌组合物的用途。
本发明的措施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杀菌组合物,它含有灭锈胺和丙环唑,其中灭锈胺和丙环唑的重量比为2~80∶1~5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灭锈胺和丙环唑的较优重量比为10~70∶5~3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中灭锈胺和丙环唑两种有效组分累积所占制剂的重量比为10~83%。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灭锈胺和丙环唑与助剂、载体等加工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可加工成的剂型是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微胶囊剂等。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香蕉叶斑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花生叶斑病等多种真菌病害。
具有增效作用的杀菌剂组合物是采取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为悬浮剂,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
灭锈胺 2~80%
丙环唑 1~50%
分散剂 5~20%
防冻剂 0.5~3%
增稠剂 0.1~2%
消泡剂 0.1~0.8%
水 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奥迪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37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鞍与伞面的固定结构
- 下一篇:简易播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