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焚烧的低温干馏垃圾碳化炉及其综合利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3401.2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1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余式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式正 |
主分类号: | C10B1/08 | 分类号: | C10B1/08;C10B47/06;C10B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焚烧 低温 干馏 垃圾 碳化 及其 综合利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产生焚烧、而在缺氧状态下利用较低的温度把垃圾干馏,分解出可燃气体和碳化物,然后燃烧所生成的可燃气体或碳化物为垃圾低温干馏提供热量的节能环保碳化炉,技术领域属于环境保护。
背景技术
垃圾处理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以往垃圾处理的方法,大致有填埋、堆肥和焚烧三种。显然垃圾填埋不符合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要求;堆肥需要分选,分选的环境恶劣,成本高,分选出来的还是垃圾,并没有彻底消灭垃圾;并且,分选出来各种垃圾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再生利用?再生的产品大家总是不放心,如此等等,都没能彻底解决。
能够较好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还是垃圾焚烧。垃圾焚烧后一般体积可减少90%以上,重量减轻80%以上;高温焚烧还能消除垃圾中大量有害病菌和有毒物质,可有效地控制二次污染;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可用于发电、供热,实现能源的综合利用,目前仍被认为是最有效、经济的垃圾处理技术,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但垃圾焚烧可能产生二恶英引来许多争议。因为二噁英的毒性是氰化物的130倍、砒霜的900倍;此外,二噁英可溶于脂肪,难以降解,半衰期时间长,属于持久性污染物,一旦进入人体,7年10年都很难排出,而一旦累计到一定程度,就会致人死地,因此垃圾焚烧倍受谴责,特别上垃圾焚烧厂周边居民的强烈反对;
其次,垃圾焚烧从技术的角度考察,确实存在许多不足:
(1),垃圾焚烧发电才能实现资源化,但垃圾焚烧发电存在着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维修成本高的不足。垃圾处理问题之所以如此严重,和垃圾处理的难度大,投资大,运行成本高,维修成本高有直接的关系;
(2),垃圾焚烧发电也有极限性,例如日处理在200吨以下的焚烧发电厂效率太低,不适宜推广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对于小城镇来说焚烧发电就不合适,还需要另僻奚径解决垃圾的问题;
(3),垃圾焚烧考虑的重点在于焚烧,利用垃圾焚烧发电是利用垃圾焚烧以后的余热,利用效率很低。例如北京垃圾的热值一般为750~1500kcal/kg,每吨垃圾蕴藏的能量大约1000-1700度电,但垃圾焚烧发电实际的发电能力只有300-400度电左右,说明许多热量白白浪费,所以垃圾焚烧发电并不是最经济的方法;
(4),垃圾焚烧发电需要添加助燃剂来帮助垃圾燃烧,按规定允许加煤20%,但为了多发电厂以取得经济效益,都大量加煤发电,实际上成了小火电,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5),为了消除垃圾焚烧产生二恶英的恶名,垃圾焚烧不得不花费巨资进行烟囱建设和烟尘处理,飞灰处理,每处理1吨垃圾需要增加巨额的投资,小城镇就无法承受;
(6),为了能够使垃圾焚烧,垃圾往往需要分选,分选必然增加垃圾处理成本,分选以后的遗留物又如何处理,仍需解决;
(7),垃圾焚烧发电只局限于处理生活垃圾,其它垃圾如餐厨垃圾、工业垃圾还没能处理。于是,如何经济、有效地进行垃圾处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实,垃圾中最经济、最有效并且最现实的可供利用的资源是它的热能资源,利用垃圾中的热能资源也不仅仅局限于垃圾焚烧发电,还有多种综合利用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创造一种不需要焚烧垃圾,而在200~700℃的低温下把垃圾干馏,分解出可燃气体和碳化物,燃烧所生成的可燃气体或碳化物用来提供垃圾烘干和干馏的热源,垃圾碳化以后可以回收金属,玻璃等可利用的资源,可燃气体和碳化物作为垃圾处理的产品,并作为燃料加以利用,或者用来发电的无二恶英排放的节能、环保垃圾碳化炉。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往垃圾焚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把垃圾装入一个封闭的碳化炉内,使垃圾处于缺氧状态,在200-700℃的温度下干馏,分解成可燃气体和碳化物,燃烧所生成的可燃气体或碳化物用来提供垃圾烘干和干馏的热源,垃圾碳化以后可以回收金属,玻璃等可利用的资源,可燃气体和碳化物作为垃圾处理的产品,并作为燃料或者肥料加以利用,或者用来发电的无二恶英排放的节能、环保垃圾碳化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式正,未经余式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34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桉树皮提取单宁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茴香醛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