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多梭口织机的多臂机开口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2745.1 | 申请日: | 2009-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61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国栋;林海军;周根生;周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市恒生利喷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C1/00 | 分类号: | D03C1/00;D03C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靳静 |
地址: | 21522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多梭口 织机 多臂机 开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行业的织造机械,尤其涉及一种多梭口织造所需的多臂机的开口装置。
背景技术
多臂机是纺织行业织造机器上为把经纱依次分层形成梭口便于引纬织造的一种开口机构。目前多臂机大都只是形成一个梭口,也就是说只能使综框形成上下二个经纱位置,因此在需要织造多层织物时,只能一纬一纬,即从上到下再从下到上一层一层的依次轮番织造,费工费时,还造成结构的局限性。而现在能形成二个梭口的多臂机,即能使地经综框外的缝经综框处于上中下三个经纱位置的开口机构多臂机,却还是进口的,价格十分昂贵,但也只能织造二层的如丝绒类的织物即二纬同时织造,而随着纺织品的不断发展和工业用布层出不穷的进步,新的组织结构需要和生产发展的需要,例如五层织物五纬同时引纬织造,这在一般多臂机上是无法实现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多梭口织机的多臂机开口装置,该装置能够满足一次性引纬五纬的织造工艺要求。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适合多梭口织机的多臂机开口装置,除借除各个不同位置偏孔的综丝形成各个梭口所需的提综臂和地经综框外,能使织造五层布中的缝经综框中的缝经产生上下六个经纱位置形成五个梭口,该装置包括机架、若干片缝经综框、与若干片缝经综框相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驱动机构;若干片地经综框、与若干片地经综框相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各个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均包括并列设在所述的机架上的第一提综臂、第二提综臂、第三提综臂,一端分别与所述的机架相摆动连接的第一杠杆、第二杠杆,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杠杆顶端的第一滑块轮,设在所述的第一杠杆中间位置的第二滑轮,设置在所述的第二杠杆顶端的第三滑轮,第一提拉绳,第二提拉绳,第三提拉绳及综框复位拉簧;所述的第一提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提综臂上,中间经过所述的第三滑轮,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滑块轮的中心,所述的第二提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二提综臂上、中间经过所述的第二滑轮、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三提综臂上,所述的第三提拉绳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杠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缝经综框的上边相连接,所述的缝经综框的下边与综框复位拉簧的一端相连接,由综框复位拉簧牵拉着。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至少有四片提综臂。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其优点在于:本发明适合多梭口织机五层织物一次性引纬五纬的织造,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本发明简单实用,在普通多臂机上经过改进和改造也可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附图2为利用本发明的多臂机开口装置织造出的五层织物的一种结构图;
其中:1、机架;21、第一提综臂;22、第二提综臂;23、第三提综臂;31、第一杠杆;32、第二杠杆;41、第一提拉绳;42、第二提拉绳;43、第三提拉绳;51、第一滑块轮;52、第二滑轮;53、第三滑轮;8、缝经综框;9、综框复位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适合多梭口织机的多臂机开口装置,它能使织造五层布中的缝经综框即缝经产生上下六个经纱位置形成五个梭口,该装置包括机架1、若干片缝经综框8、与若干片缝经综框8相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驱动机构、若干片地经综框、与若干片地经综框相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设置在机架1上。驱动每一片缝经综框8的相对应的第一驱动机构内均包括设在机架1上的第一提综臂21、第二提综臂22、第三提综臂23、第一杠杆31、第二杠杆32。其中第一杠杆31的一端与机架1相摆动连接,第二杠杆32的一端也与机架1相摆动连接。第一杠杆31的顶端设有可以沿着所述杠杆31上下调节一定距离的第一滑块轮51(滑块轮指代的是既可转动也可滑动的部件),第一杠杆31的中间位置设有可以圆周运动的第二滑轮52,第二杠杆32的顶端设有可以圆周运动的第三滑轮53。第一提拉绳4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提综臂21上、中间经过所述的第三滑轮53、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的第一滑块轮51的中心。第二提拉绳42的一端固定在第二提综臂22上,中间经过所述的第二滑轮52,另一端固定在第三提综臂23上,第三提拉绳43的上端与第二杠杆32相铰接,下端与所述的缝经综框8相连接,如图1所示,第三提拉绳43的下端有两个接头,其分别接在缝经综框8的上边的左、右两侧,这样拉起来,缝经综框8不会倾斜。缝经综框8的下边由一对左右设置的复位拉簧9牵拉着,具体为复位拉簧9的上端部连接到缝经综框8的下边、下端部连接到织机机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市恒生利喷织有限公司,未经吴江市恒生利喷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2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氢石脑油催化重整生产芳烃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龙鳖肝脾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