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准潜流曝气人工湿地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2207.2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李超娜;张成禄;李晔;赵星辰;张鹤峤;谢晓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书刚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潜流 人工 湿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潜流人工湿地,属于污水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是污水处理生态工程新技术,因其投资少、能耗低、生态环保、管理方便等优点受到环保科技工作者的普遍重视。潜流人工湿地作为人工湿地的一种类型,其受气候影响小、空间利用率高且充分发挥了系统间的协同作用,使污水处理能力大幅度提高,有广阔应用前景。但传统的方法多以石子、砾石作为填料,当颗粒物负荷较高时,不溶物质淤积,易发生阻塞,使水流不通畅,湿地功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潜流人工湿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软、硬体填料并用,不易发生堵塞、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处理污水效率高的准潜流曝气人工湿地。
本发明的准潜流曝气人工湿地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该准潜流曝气人工湿地,包括湿地主体、布水板、挡水板、网填料层、蛭石填料层、土壤填料层、填料架和曝气管;湿地主体外层为砖石结构,内层为混凝土结构底部经防渗处理;湿地主体内部一侧设有布水板,该侧壁面与布水板之间的空间形成储水池,湿地主体内部另一侧设有挡水板,该侧壁面与挡水板之间的空间形成蓄水池;布水板和挡水板之间的空间内自下至上依次设有网填料层、蛭石填料层和土壤填料层,网填料层的布置结构为靠近布水板和挡水板两侧的网填料纵向布置,与水流方向相切,中部的网横向布置,网填料层的网底离湿地主体底部4cm-8cm,网填料搭挂于填料架上,土壤填料层上种植湿地植物;在布水板和挡水板之间的底部设置曝气管。
布水板上在蛭石填料层的位置设有入水口,便于布水均匀、利于冬季运行且减少了土壤随水流的下渗。
挡水板的下部在网填料层的位置设有排污孔,以防未处理完全的水流入蓄水池。
填料架由承托架、支撑架和曝气管固定架三部分组成,承托架连接在支撑架的上端,曝气管固定架连接在支撑架的下部,承托架用于承托搭挂网填料,曝气管固定架用于固定曝气管。承托架上设置有硬体填料承托网,以承托蛭石填料层,其网径应小于蛭石粒径,以防蛭石下落。
土壤填料层中所取土壤为田园土与草炭以质量比3∶2的比例混合所得,以便植物生长,减少土壤下渗。
网填料采用废弃遮阳网、安全网、渔网等,废物利用。
运行时,启动曝气装置,使污水均匀曝气,储水池内的污水由布水板上的入水口流入,经土壤填料层、蛭石填料层及软体网填料层,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下,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经挡水板流入蓄水槽排出。
本发明的特点在于多重设计多重保障,以防湿地堵塞,高效高质处理污水。在湿地构建上采用软硬体填料并用、多维布料,以废弃遮阳网、安全网、渔网为主要填料。独特的软体布料,增大了水流透过率,而且其巨大表面积,有利于生物膜生长,增强了污水净化效果。池底曝气,增大污水处理效率,更进一步保证了无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湿地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填料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布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挡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湿地主体,2、储水池,3、网填料层,4、蛭石填料层,5、土壤填料层,6、湿地植物,7、布水板,8、挡水板,9、蓄水池,10、硬体填料承托网,11、填料架,12、曝气管,13、出水管,14、阀门,15、入水口,16、排污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包括湿地主体1、布水板7、挡水板8、软体网填料层3、蛭石填料层4、土壤填料层5、填料架11(如图2所示)以及曝气管12。湿地主体1的外层为砖石结构,内层为混凝土结构且经防渗处理,以防污水下渗造成污染。湿地主体1的内部左侧(以图1所示的位置判定)设有布水板7,右侧设有挡水板8。主体1的右侧面设有出水管13,出水管13上设有阀门14。湿地主体1内的左侧壁与布水板7之间的空间形成储水池2,右侧壁与挡水板8之间的空间形成蓄水池9。布水板7的结构如图3所示,布水板的上部中层蛭石填料部分设置入水口15,便于布水均匀、利于冬季运行且减少了土壤随水流的下渗。挡水板8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下部在网填料的位置设有多个排污孔16,孔洞位于底层填料顶层之下,以防未处理完全的水流入蓄水池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2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笼式足球场
- 下一篇:易清洗不倒翁式磁化奶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