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框、金属背框、其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21594.8 | 申请日: | 2009-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2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郑景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背光 模块 液晶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因其具有轻、薄等特性,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athode Ray Tube;CRT),并且广泛地应用于例如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及液晶电视等各种电子产品的显示装置上。
背光模块为液晶显示器的关键零组件之一。有鉴于液晶本身并不会发光,因此需藉助背光模块来供应光源,藉以使液晶面板能够提供正常且亮度匀称的影像。在背光模块中有反射片、多个光学膜片,例如导光板、扩散片与棱镜片等,其均用来使光源发出的光均匀地分布于液晶面板上,进而提高液晶面板的亮度。
背光模块中的背光源、反射片和各个光学膜片,像是导光板、扩散片等,必须稳固地固定于框架上,以免各个元件在液晶显示器摇晃时而互相碰撞。
另一方面,为了因应电子产品薄型化的趋势,液晶显示器及其背光模块的厚度逐渐缩小。在此趋势下,用以固定光学膜片的固定结构如铁框和胶框等,其尺寸和厚度会对应着减缩,且其框体也可能对应裁切成不连续的结构。如此一来,反而造成固定结构的固持力不足,进而导致元件位移、接合性不佳或互相碰撞等问题。
有鉴于此,需要一种新的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及其背框,其可稳固地固定光学膜片,且合乎薄型化的趋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的背框,其可用来提供光学膜片如导光板足够的固持力,以避免上述的问题。
背框具有底板、一对连接部和夹持片。底板用以承载导光板。连接部连接底板,并分别立于导光板的相对两侧。夹持片位于底板的上方,并连接两连接部。夹持片用以将导光板拘束于夹持片和底板之间。
由此可知,通过夹持片和底板可固定住导光板,以限制导光板上下方向的移动。透过两侧的连接部,可进一步限制导光板左右方向的移动。
上述的夹持片、连接部和底板为一体成形。换句话说,背框可为一体成形。具体作法有很多种。举例来说,背框可为一个板材,透过冲压等方式而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在底板上以冲压的方式形成突起,再透过裁切而形成夹持片和连接部,并且在底板上形成一开口。其中,开口贯穿底板,且对齐夹持片。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出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背光模块具有固定的结构,以稳固地固定背光模块中的元件。
背光模块具有导光板、光源、底板、一对连接部和夹持片。光源用以向导光板射出光线。底板承载导光板。两连接部均连接底板,并分别立于导光板的相对两侧。夹持片位于底板的上方,并连接连接部,用以将导光板拘束于夹持片和底板之间。
由此可知,导光板在垂直方向上受到夹持片和底板的拘束,在水平方向上亦受到两连接部的拘束,故可稳固地固定于背光模块中。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其可透过固定的结构来固定其中的元件。液晶显示器具有光源、液晶面板、导光板、底板、一对连接部和夹持片。导光板用以将光源所发出的光导引至液晶面板。底板承载导光板。两连接部连接底板,并分别立于导光板的相对两侧。夹持片位于底板的上方,并连接连接部,用以将导光板拘束于夹持片和底板之间。
通过夹持片和底板可固定住导光板,以限制导光板上下方向的移动,以免导光板撞击其他元件,如光源或液晶面板等。
上述的夹持片与液晶面板的显示区不重叠,因此夹持片不会遮覆住从导光板导引到显示区的光,而不会影响到显示的品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液晶显示器中另包含胶框。胶框承载液晶面板,且分隔夹持片和液晶面板。藉此,夹持片不会挤压到液晶面板。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出一种金属背框,其可适用于液晶显示器的背光模块,以夹持光学膜片。金属背框具有用以承载导光板的底板和固定结构。底板具有开口。固定结构与底板一体成形,且固定结构包含夹持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夹持片配置于开口上方,夹持片用以将导光板拘束于夹持片和底板之间。第一连接部弧状连接夹持片的一端与底板。第二连接部弧状连接夹持片的另一端与底板;并且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立于导光板的相对两侧。如此一来,固定结构可将欲夹持的元件如光学膜片夹持于夹持片和底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15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