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装置及安全移除其功能卡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0970.1 | 申请日: | 2009-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4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承甫;吴文宏;王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70;H01R13/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陈红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装置 安全 功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容置功能卡的电子装置及安全移除其功能卡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消费性电子技术的发展,市场上不断可以见到重量更轻、体积更小,却包含更多功能的电子产品。许多以往存在于不同电子装置的功能,例如音频、视频的播放功能、通讯、电子邮件以及数字相机等多方面的应用,现在皆已整合进入单一的电子装置中。在各式各样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由于移动电话更具有轻薄短小以及随时联机等特性,已普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份。
由于移动电话的多功能化,消费者愈来愈习惯将音乐、影片、文件等档案储存在移动电话中,以方便随时存取。为了提升移动电话的储存容量,许多的产品会设置卡槽来容置存储卡,让使用者可以选择更换更大容量的存储卡。
为了方便使用者插拔存储卡,有些产品会将卡槽的开口暴露于壳体外,可让使用者在不需取出电池的情况下,随时插拔存储卡。然而,若使用者在存储卡进行读写或者未断电的状况下将其取出,容易造成存储卡短路,使得储存的数据遗失,甚至是损毁存储卡。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及安全移除其功能卡的方法,以解决功能卡损毁以及数据流失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一种电子装置,包含一侧盖、一卡槽、一开关件、一凸块以及一保护模块。侧盖用以遮盖一壳体的一开口。卡槽设置于壳体内并且位于开口旁,用以容置一功能卡。功能卡经由开口进出卡槽。开关件设置于壳体内。凸块设置于侧盖上,当侧盖遮盖开口时,凸块按压开关件。当侧盖离开壳体并暴露出开口时,开关件不受凸块按压而处于一未按压状态。保护模块用以于开关件处于未按压状态时,暂存功能卡的运作状态,并切断功能卡的供电,借以保护功能卡。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保护模块包含一缓存单元、一判断单元及一电源控制单元。缓存单元用以暂存功能卡的运作状态。判断单元连接于开关件,用以判断开关件是否处于未按压状态。电源控制单元用以于缓存单元暂存功能卡的运作状态后,切断功能卡的供电。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卡槽为一用户识别模块卡槽。
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卡槽为一存储卡卡槽。
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侧盖可分离地连接于壳体。
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凸块及侧盖是一体成型。
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当侧盖遮盖开口时,凸块由开口伸进壳体内,以按压于开关件。
依据本发明再一实施例,电子装置还包含一主板,设置于壳体内。卡槽及开关件设置于主板上,且卡槽位于主板的边缘。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一种安全移除功能卡的方法,应用于一电子装置中。保护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移动遮盖一壳体的一开口的侧盖离开壳体,使侧盖上的一凸块停止按压壳体内的一开关件,并使开关件处于一未按压状态。接着,当开关件处于未按压状态时,使用保护模块暂存一功能卡的运作状态。然后,在暂存步骤后,使用保护模块切断功能卡的供电。
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在暂存步骤中是使用保护模块暂存一用户识别卡或一存储卡的运作状态。
依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装置及安全移除其功能卡的方法,当侧盖移动离开壳体的开口时,开关件不受到侧盖上的凸块按压,此时电子装置暂存功能卡的运作状态,并接着切断功能卡的供电。如此可以避免使用者在碰触到功能卡或者取出功能卡时,造成功能卡损毁以及数据流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爆炸图;
图2A绘示电子装置中侧盖遮盖开口时的示意图;
图2B绘示电子装置中侧盖移开开口时的示意图;
图3绘示电子装置的功能方块图;
图4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安全移除功能卡的方法的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电子装置 140:卡槽
110:壳体 150:保护模块
110a:开口 151:判断单元
111:前壳体 152:缓存单元
112:后壳体 153:电源控制单元
113:侧盖 160:功能卡
120:凸块 190:主板
130:开关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9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