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复式高温特种空调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20009.2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斌 |
主分类号: | F25B7/00 | 分类号: | F25B7/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11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式 高温 特种 空调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企业制冷空调技术,具体地说,是用于现场环境温差大的工业企业高温、高粉尘等恶劣工作环境下,一种高效节能的复式高温特种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制冷原理是:制冷系统工作时由压缩机排除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被冷凝成高温高压液体,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汽液混合物进入蒸发器。经蒸发器吸热蒸发后,使流经蒸发器的空气得以降温,制冷剂吸收空气热量后,汽化成低压低温的气体,被压缩机吸入,经压缩机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再进入下一次循环,不断往复,达到降温目的。
普通空调适用于常温(≤43℃)以下,无太多粉尘的条件下。但是在冶金企业的炼钢、初轧、炼钢等工厂中,在高温、高粉尘等恶劣环境,普通空调是无法工作的,因此限制住它的使用范围。在冶金钢铁行业各个不同环境条件,如:中、高温环境条件(≤50℃),超高温环境条件(≤75℃),高粉尘环境条件,高湿热粉尘环境条件(如炼钢渣处理),有蚀、有害气体环境条件(如焦化、酸轧等环境)下,都选用了单体高温特种空调机。单体高温特种空调机,在中、高温环境下能正常工作,但温度超过一定温度以后单体高温特种空调制冷效果明显下降,为了满足现场超高温的要求,单体高温特种空调必须加大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风机、系统的各种配置来满足现场的需要,但现场大部时间是在中高温情况下运行,单体式高温特种空调在中高温运行时,无形当中浪费大量电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式高温特种空调机,采用两套制冷系统共用的方式,适用于工业企业高温、高粉尘条件下,同时解决空调在环境温差较大的情况下,可实现在环境温度在30℃-75℃之间的制冷,制冷效果稳定、高效、节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复式高温特种空调机,由两套制冷系统A1、A2构成,在温度30℃-60℃之间时,A1系统正常工作,A2系统停止工作;在温度60℃-75℃之间时,A1系统正常工作,A2系统开始工作,A2系统通过中间热交换器使A1系统的冷凝温度进一步冷却,保护A1系统在超高温情况下正常运行;两套制冷系统共用一个冷凝器和轴流风机,制冷系统A2与制冷系统A1之间设有中间热交换器。
所述的制冷系统A1由压缩机A1、低压压力开关A1、汽液分离器A1、手阀A1-1、蒸发器A1、离心风机A1、膨胀阀A1、干燥过滤器A1、手阀A1-2、中间热交换器、冷凝器、轴流风机、高压压力开关A1依次连接而成;制冷系统A2由压缩机A2、高压压力开关A2、冷凝器、轴流风机、手阀A2、干燥过滤器A2、膨胀阀A2、中间热交换器、手阀A2,汽液分离器A2、低压压力开关A2依次连接而成。
所述的冷凝器片距为2.0mm-2.5mm;蒸发器片距为2.8-3.2mm。
所述的冷凝器中,制冷系统A1使用中高温制冷剂R134a,制冷剂R134a的环境指标臭氧耗减潜能值(ODP)为0,全球变暖潜能值(GWP,100yr)为1300;制冷系统A2使用超高温制冷剂R142b,制冷剂R142b破坏臭氧潜能值(ODP)为0.043,全球变暖系数值(GWP,100yr)为24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复式高温特种空调机由两套系统组成,在温度60℃以下时,A1系统正常工作,A2系统停止工作,在温度60℃-75℃之间时,A1系统正常工作,A2系统开始工作。A2系统通过中间热交换器使A1系统的冷凝温度进一步冷却,也就是保护A1系统在超高温情况下正常运行。
2)普通空调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的片距为1.6mm和2.5mm,并要求环境洁净甚至无粉尘状态,而工业企业的工况环境往往是极其恶劣,粉尘超标。限制了常规空调的使用,同时常规空调的制冷降温在43℃以下,不能适应高温环境,因此,在研究分析了常规空调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对冷凝器和蒸发器做创新研制,即加大冷凝及蒸发的翅片距,使之充分适应工业企业工况下的粉尘大的特殊环境,冷凝片距设计为2.0mm-2.5mm,蒸发片距设计为2.8-3.2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斌,未经孙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200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