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多孔钛及钛合金块体材料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19978.6 | 申请日: | 200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357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述军;王玺涵;贾明途;田宇兴;郝玉琳;杨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C22C1/04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张志伟 |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多孔 钛合金 块体 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制备多孔钛及钛合金块体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孔材料的制备包括钛或钛合金粉末和造孔剂制备、粉末成型和粉末烧结,具体步骤如下:
(1)纯钛或钛合金粉末的制备
钛或钛合金粉末采用电极感应熔化气体雾化法制备;
(2)钛或钛合金粉末轧制成型
将钛或钛合金粉末与造孔剂按体积比1∶(0~4),装入包套内,利用轧机将包套按不同形变量进行轧制,获得所需孔隙率及孔径的多孔钛或钛合金块体;
(3)钛或钛合金多孔块体烧结
将轧制成型的钛或钛合金多孔块体在1000℃~1400℃进行烧结,获得高强度的具有不同孔隙率及孔径的钛合金块体材料。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钛或钛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钛或钛合金粉末直径为10μm~500μm,其中不添加造孔剂的多孔材料粉末直径为100μm~500μm,添加造孔剂多孔材料所用粉末直径范围为10μm~100μ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钛及钛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造孔剂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直径为0.5mm~5mm。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钛及钛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制备包套所用材料为低碳钢板或不锈钢板,各钢板之间采用氩弧焊焊接方法连接。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钛及钛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轧制设备采用2500吨冷轧机,轧制温度为室温,轧制形变量为10%~50%。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钛及钛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于加入造孔剂的钛或钛合金多孔材料轧制后,要进行除气处理,除气温度为300℃~500℃,除气时间为2~10h。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钛及钛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钛或钛合金多孔块体烧结时,将装有钛或钛合金粉末、造孔剂的包套放进真空炉中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1000℃~1400℃,烧结时间为2~5h,冷却方式为炉冷。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多孔钛及钛合金多孔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钛或钛合金为纯钛、Ti-Nb或Ti-24Nb-4Zr-8Z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978.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