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缆屏蔽带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0910219796.9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7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君;王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H01B5/02;H01B1/02;B23P15/00;C21D1/26;C21D9/52;C21D1/76;B21B1/2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张志伟 |
地址: | 110141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屏蔽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屏蔽带的制作技术,具体为一种电缆屏蔽带的生产方法,属于材料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缆带一直使用纯铜带,90年代以后,随着有色金属资源短缺,铜的价格大幅度上涨,逐渐成为紧缺原料,导致纯铜电缆带生产企业成本开始大幅度提高。所以,改进产品结构及生产方法,降低整个原材料的成本,成为电缆带生产的一种需要,有必要对其生产及加工工艺进行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屏蔽带的生产方法,解决现有生产中存在的电缆带原料紧缺、纯铜电缆带成本较高等问题,使产品具有与纯铜带相似的导电导热特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缆屏蔽带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预处理
铜材采用连续退火炉进行预软化处理,软化温度为500~900℃,按体积百分比计,95~98%氮气加2~5%氢气做气体保护,带材运行速度为4~15m/min;
铝材做预变形处理,变形率为30~75%;再采用连续退火炉退火,退火温度为270~450℃,按体积百分比计,95~98%氮气加2~5%氢气做气体保护,带材运行速度为4~15m/min;
(2)轧制复合
上下铜带、铝带穿好后进行轧制复合,轧制速度为0.1~0.25m/s,变形量为50~75%,轧制过程中上下铜带、铝带对中,铝带以轧制中心为基准,上下铜带以铝带为中心自动对齐;
(3)轧制复合后热处理
采用连续退火炉高速退火,热处理温度为625~900℃,退火速度为4~15m/min;
(4)成品精轧
退火后的铜/铝/铜复合带在精轧机上进行成品精轧,轧制速度为15~30m/s,变形量为30~50%,轧制后的成品厚度为0.08~3.0mm,宽度为100~300mm;
(5)成品退火
采用高速连续退火炉,退火温度为625~800℃,退火速度为4~15m/min。
所述的电缆屏蔽带的生产方法,所述步骤(1)之前进行原料选择:
使用的原料为纯度Cu≥99.7wt%的工业纯铜带和纯度Al≥99.2wt%的工业纯铝带,铜铝铜复合材料开轧前的总厚度为1~15mm,宽度为100~300mm。
所述的电缆屏蔽带的生产方法,所述步骤(2)轧制复合之前进行生产线穿带过程:
先穿铝带,再穿上、下铜带;铝带依次完成开卷、校平、打磨、对中,铝带穿过打磨刷光机后,由拉料辊拉动实现打磨,然后送入轧机;轧机咬入铝带后,校平机组抬起,打磨刷光机的夹送辊和拉料辊断电处于从动状态;铝带在卷取机上先卷一至两圈后,再把上、下铜带由开卷机经夹送辊、打磨、对中送入轧机的辊缝。
所述的电缆屏蔽带的生产方法,铜带采用直径0.15~0.20mm钢刷打磨,铝带采用直径0.10~0.15mm的钢刷打磨,经清刷打磨后,铜、铝带表面留有均匀致密的沟纹痕迹,深度为0.005~0.03mm。
所述的电缆屏蔽带的生产方法,所述成品退火后的铜/铝/铜复合带在成品分剪机上进行成品分条,分条宽度为20~40mm。
所述的电缆屏蔽带的生产方法,该方法获得的电缆屏蔽带为铜铝铜复合带,铜铝铜复合带为铜带层I、铝带层和铜带层II的复合结构,铝带层为中间层,铜带层I和铜带层II分别为上层和下层;铜带层I和铜带层II与铝带层为轧制冶金结合的结构;铜带层I、铝带层和铜带层II的厚度比为1∶1~5∶1。
所述的电缆屏蔽带的生产方法,铜带层I和铜带层II的厚度为0.01~1mm,铝带层的厚度为0.02~2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加工出上、下层铜带和中间铝带复合轧制而成的电缆屏蔽带,用于电缆中起屏蔽作用。
2、采用本发明经原料选择、原料预备热处理、开卷、打磨清理、轧制复合、轧制复合后热处理、成品精轧、成品退火、成品分条,获得电缆屏蔽带。
3、本发明生产的电缆屏蔽带,经实践使用其屏蔽性能与纯铜带相似,在保证产品使用性能的前提下,节约了大量的宝贵铜材,市场前景将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生产电缆屏蔽带的工艺布置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九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79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