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平井油层高能气体压裂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19129.0 | 申请日: | 2009-11-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0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吴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3/263 | 分类号: | E21B43/263;E21B17/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弋才富 |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油层 高能 气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层压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平井油层高能气 体压裂装置。
背景技术
水平井技术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得到 了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各大石油公司 高度重视,水平井钻井井数大幅增长。由于前期各种原因,对水平井 完井后的后期压裂改造问题考虑不够,造成完井管柱和压裂管柱不匹 配,给后期的压裂改造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无法进行压裂改造,压 裂技术满足不了水平井快速增长的需要。如对固井射孔完井可进行水 力压裂、酸化压裂等措施改造,但对裸眼完井、筛管完井、割缝衬管 完井、砾石充填或预充填砾石筛管完井等却无法实施改造,仅能酸洗。 从辽河、大庆等油田调研来看,存在的很大数量的裸眼完井、筛管完 井、割缝衬管完井等这样的水平井产量低、不出、甚至报废。由于后 期油层改造技术跟不上,油层改造措施不配套,油层改造措施技术不 够丰富,导致相当数量的水平井后期因无法或难以实施改造措施而成 为死井、甚至报废井,给油田水平井生产带来了很大的浪费和困难, 迫切需要这方面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探索。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是利用固态、液态火药等在油气层目的层燃烧 产生的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快速膨胀脉冲加载作用压开地层,使地层产 生多条径向垂直多裂缝体系,以改善和提高地层渗透导流能力,达到 增产增注的目的。但原有的高能气体压裂技术主要应用于直井油层改 造。由于水平井井眼轨迹井眼倾角大于75°,井身结构由直井段、 弯曲井段、水平井段组成,水平井段为生产井段,所有改造措施都要 在生产井段实施,水平井段长度由50m到几千米,由于井身结构复杂 性,增产措施实施难度明显增大,压裂工作量及材料消耗量大,对下 井工具及工艺设计要求更高。因此,采用目前直井高能气体压裂技术 装置根本无法实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 井油层高能气体压裂装置,在水平井油层产生大量高温高压气体快速 膨胀及多脉冲压裂的作用压开地层,并促使沿水平井油层井壁周围产 生多裂缝网络体系,提高和改善水平井油层渗透性,达到提高产量的 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平 井油层高能气体压裂装置,包括压力起爆装置1,压力起爆装置1连 接有高能气体压裂装置2,高能气体压裂装置2的末端连接有可燃性 引斜导向装置3,连接处设置有可燃挡板4。
所述的高能气体压裂装置2包括可燃性包覆层5,可燃性包覆层 5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承载传火管6,中心承载传火管6的内部底端放 置辅助点火药7,辅助点火药7的上方是弹性挡圈8,可燃性包覆层 5和中心承载传火管6之间是压裂药9。
所述的高能气体压裂装置2至少有2个,内部结构相同,每两个 高能气体压裂装置2通过连接件10相连接,连接件10内设置有可燃 性扶正器11和延时点火器12。
所述的压力起爆装置1上也设置有可燃性扶正器11。
本发明适用于水平井井身结构特点及满足水平井下井工艺要求; 其次,能结合水平井油层储层特征满足改善水平井油层的需要。其作 用原理是通过采用多组份压裂药在水平井油层燃烧产生的大量高温 高压气体,以强压脉冲加载作用压裂地层,使地层产生多条不受地应 力约束的径向裂缝,沿水平井油层井壁周围产生多裂缝网络体系,以 提高和改善地层渗透性能,扩大了水平井筒周边有效的采油半径,达 到提高水平井油井产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详细叙述。
一种水平井油层高能气体压裂装置,包括压力起爆装置1,压力 起爆装置1连接有高能气体压裂装置2,高能气体压裂装置2的末端 连接有可燃性引斜导向装置3,连接处设置有可燃挡板4。
所述的高能气体压裂装置2包括可燃性包覆层5,可燃性包覆层 5的内部设置有中心承载传火管6,中心承载传火管6的内部底端放 置辅助点火药7,辅助点火药7的上方是弹性挡圈8,防止在水平井 前移时,辅助点火药7由于惯性作用而分散,不在中心承载传火管6 的底端而影响中心点火;可燃性包覆层5和中心承载传火管6之间是 压裂药9,可燃性包覆层5起保护压裂药9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石油大学,未经西安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91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茶叶加入的揉捻机
- 下一篇:揉捻机压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