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钒增强球墨铸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8847.6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岑启宏;许云华;牛立斌;蔡安江;阮晓光;王发展;叶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3/08 | 分类号: | C22C33/08;B22D27/20 |
代理公司: | 西安西达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2 | 代理人: | 郭秋梅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 增强 球墨铸铁 复合材料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碳化钒增强球墨铸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球墨铸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电力、建筑、机械、煤碳、汽车等行业的常用金属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碳含量,经过孕育和球化处理后,碳以球状或蠕虫状石墨形态分布在组织中,使球墨铸铁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但由于球墨铸铁中缺少碳化物等硬质相,其宏观硬度只有HRC35左右,所以球墨铸铁不能抵制磨损工况条件下,磨料对零件表面的切削磨损作用,这使得球墨铸铁很难应用到受磨损的设备零件上,极大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
目前生产上提高球墨铸铁耐磨性方面,通过加入合金元素或热处理,获得贝氏体、马氏体等组织,只能微量提高耐磨性,仍旧不能使球墨铸铁广泛应用于磨损领域;近年来出现了陶瓷颗粒增强的复合制备工艺,例如用碳化钒或氮化钒颗粒放置在铸型底部,然后再浇入球墨铸铁,但制备工艺难以稳定控制,增强颗粒分布不均匀,仍旧难以获得增强体分布均匀的整体抗磨球墨铸铁。也有将碳化钒等硬质颗粒用粘结剂固化成形,放入铸型内,然后浇注金属液,使硬质颗粒与金属液互相渗透熔合,但由于粘结剂在高温下分解产生大量气体,导致复合层内部形成许多气孔,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碳化钒增强球墨铸铁基复合材料制备工艺,通过该工艺在球墨铸铁基体中形成网状碳化钒硬质相,并与球墨铸铁有效结合为一体,充分发挥了硬质相的高耐磨特性,也保留了基体金属的良好韧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性能匹配,可制作成多种结构形状的产品,开发应用前景广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1)用钒丝编织钒丝网(1);
(2)将钒丝网(1)裁剪、多层卷制或叠加,预制成网状立体骨架结构;
(3)把预制成网状立体骨架进行酸洗去掉油污杂物;
(4)按铸造工艺要求制作铸型;
(5)将预制的钒丝网(1)状立体骨架放入铸型(2);
(6)冶炼球墨铸铁(3),得到液态球墨铸铁;
(7)把液态球墨铸铁浇入铸型,获得钒丝-球墨铸铁二元材料预制体;
(8)冷却清理后把钒丝-球墨铸铁二元材料预制体置入热处理炉;
(9)在碳化物形成温度下保温;
(10)随炉冷却后出炉,即制成碳化钒增强球墨铸铁基复合材料(4)。
所述钒丝(1)直径为0.1~2.5mm;所述钒丝网(1)编织成单层或多层,钒丝间距为0.2~10mm,也可根据工况需要适当增加间距.
所述步骤(2)中,根据零件的尺寸和规格来制作钒丝网(1)立体骨架结构。所述步骤(9)碳化物形成温度为1080℃~1350℃,保温时间为30min~12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铸渗的原理,把钒丝立体网状骨架固定在球墨铸铁基体中制作成预制体,保证了碳化物形成元素钒在基体中的均匀性;
2、在热处理炉中,通过1080℃~1350℃,保温时间为30min~120min,使钒原子进行中长程的充分扩散,弥散到球墨铸铁基体中,并与球墨铸铁中的碳原子发生原位反应,自然生成碳化钒硬质相颗粒,由于1080℃~1350℃温度区低于球墨铸铁的液化温度,因此钒原子的扩散属于固态扩散,碳化钒也是在固态下原位反应生成的,避免了碳化钒与基体金属比重差异造成的漂浮和偏析,解决了硬质相难以弥散且均匀分布的复合材料制备难题,并且可以使全部钒参与原位反应生成碳化钒。
3、碳化钒硬质相属于内部原位化学反应生成,所以碳化钒颗粒的界面洁净无污染,与球墨铸铁基体结合成一体,具有良好的界面结合效果,避免了外加硬质颗粒等传统复合材料制备工艺上的增强相界面弱化问题,获得的复合材料既保留了球墨铸铁的良好韧性,又有了碳化钒硬质相的高耐磨性,进一步提升了材料的磨损寿命。
4、根据零件的需要,既可以把钒丝网放置于铸型的局部,浇注球墨铸铁后获得局部耐磨的零件,复合层厚度可根据工况要求任意调整;也可以把钒丝网放置于整个铸型型腔中,浇注球墨铸铁后获得整体耐磨的零件,工艺可控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流程图
图2为预置钒丝网的铸型截面示意图
图3为落料衬板预制体截面示意图
图4为整体碳化钒增强球墨铸铁基复合材料落料衬板截面示意图
图5为局部碳化钒增强球墨铸铁基复合材料落料衬板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制作整体复合材料落料衬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8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