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可旋转可调节的承力索座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18700.7 | 申请日: | 2009-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霁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霁开 |
| 主分类号: | B60M1/225 | 分类号: | B60M1/225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 地址: | 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化铁路 接触 旋转 调节 承力索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化铁路供电装备接触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定支撑承力索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旋转可调节的承力索座。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一般采用由套管铰环和钩头鞍子构成的承力索座,将该承力索座悬挂在水平腕臂上用于固定承力索。承力索座与水平腕臂之间为柔性连接,刮风时,承力索座随风摆动,造成定位不准确,降低了接触网的抗风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同时承力索与承力索座之间为刚性连接,承力索发生摆动扭转时,容易硬扭承力索,造成承力索折损,不能适应电力机车高速运行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可旋转可调节的承力索座,用于固定承力索,解决了现有承力索座随风摆动的问题,定位准确,提高接触网的抗风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同时解决了硬扭承力索的问题,减少了对承力索的折损。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的可旋转可调节的承力索座,包括开口朝下的C形连接板,C形连接板的两侧壁分别加工有至少两个螺栓孔,C形连接板两侧壁的螺栓孔为一一对应,C形连接板两侧壁的螺栓孔内至少设置有两套螺栓组件C,C形连接板顶部外侧焊接有开口朝下的U形板A,形成承力索座本体,U形板A的上面设置有开口朝上的U形板B,U形板B可相对于U形板A转动,U形板B的顶部焊接线夹A形成承力索夹持机构的承力索托架。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承力索夹持机构包括线夹A,线夹A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陷,该凹陷内固接有衬套A,线夹A通过螺栓与线夹B相连接,线夹B的下表面设置有凹槽,该凹槽与凹陷相对应,形成用以夹持承力索的圆柱形通孔,凹槽内固接有衬套B。
线夹A上表面凹陷的轴线与C形连接板的轴线相垂直。
线夹A上表面的凹陷为一个或两个。
线夹B下表面的凹槽与C形连接板的轴线相垂直。
线夹B下表面的凹槽为一个或两个。
C形连接板、U形板A、U形板B、线夹A和线夹B均采用Q235A或Q345碳素结构钢板材质,使用冷冲压工艺成型而成。
线夹A、线夹B的外边缘部分均分别加工有一定高度的折边,以增加其刚性和强度。
本发明承力索座的有益效果是将承力索的受力方式由悬挂式改为上托式,对承力索空间位置全方位的约束有效的抑制了接触网的振动,承力索座各个零件之间的接触较为紧密,抗电气腐蚀和短路电流冲击的效果好。承力索座支撑板由可产生相对转动的两部分构成,使得承力索发生摆动扭曲时,承力索座支撑板的两部分之间产生相对的旋转,避免了硬扭承力索现象的发生,减少了承力索的折损。承力索座本体和承力索夹持机构的零件采用了冷冲压成型工艺,避免了材料内部产生空隙和缺陷,提高了机械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承力索座一种实施例单槽承力索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承力索座另一种实施例双槽承力索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向上部视图。
图中,1.C形连接板,2.U形板A,3.垫圈,4.U形板B,5.线夹A,6.衬套A,7.衬套B,8.线夹B,9.螺栓组件A,10.螺栓组件B,11.螺栓组件C,12.承力索,13.螺栓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承力索座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为单槽承力索座。包括开口朝下的C形连接板1,C形连接板1的两侧壁分别加工有至少两个螺栓孔13,C形连接板1两侧壁的螺栓孔13为一一对应,C形连接板1两侧壁的螺栓孔13内至少设置有两套螺栓组件C11。C形连接板1顶部外侧焊接有开口朝下的U形板A2,形成承力索座本体。U形板A2的上面设置有开口朝上的U形板B4,U形板A2和U形板B4之间设置有垫圈3,U形板A2、垫圈3和U形板B4通过螺栓组件B10相连接。U形板B4的顶部焊接有线夹A5,形成承力索夹持机构的承力索托架。线夹A5顶面设置有弧形凹陷,该弧形凹陷内固接有衬套A6。线夹A5通过一套螺栓组件A9与线夹B8相连接,线夹B8的底面设置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与弧形凹陷相对设置,形成用以夹持承力索的圆柱形通孔。该圆柱形通孔的轴线垂直于C形连接板1的轴线,线夹B8的弧形凹槽内固接有衬套B7,衬套A6与衬套B7之间设置有承力索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霁开,未经李霁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87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平衡防晕椅
- 下一篇:一种鞋内环境净化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