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犬瘟热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17453.9 | 申请日: | 2009-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2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飞;胡崇伟;李红岩;夏成;赵汉松;孙浩;朱言柱;邵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84 | 分类号: | A61K36/8884;A61P31/14;A61K33/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犬瘟热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特别涉及的是一种治疗犬、狐和貉犬瘟热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犬科动物(犬、狐狸、貉子、豺、狼)易感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本病即可通过消化道传染,也可经呼吸道传播,一旦有犬瘟热病例,往往很快波及全群和其它养殖户。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发病率和致死率极高,是危害犬类健康的第一大传染病。此外,随着狐貉养殖的迅猛发展,该病已广泛存在于我国华北和东北等狐貉饲养密集的地方,被称为狐貉三大疫病之一。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有上升的趋势,在非免疫兽中发病率和致死率更高,且免疫失败现象时有发生。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上主要采用西药支持疗法和抗菌消炎等措施,效果不理想。抗CDV血清和单克隆抗体亦只能对发病初期的动物有一定疗效,一旦出现临床症状,预后极差,且治疗成本昂贵。有文献报道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犬瘟热,亦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最高治愈率是54.2%,但是疗程多在半月以上,且都是针对宠物犬的,成本昂贵,难以推广。祖克俭的犬瘟热专用制剂适用于呼吸症状型犬瘟热病犬的治疗,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用于治疗狐貉犬瘟热的中药配方目前尚属空白,西药昂贵的治疗成本和不尽人意的疗效使很多犬科动物养殖户不得不放弃对该病的治疗,该病给犬科动物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研制治疗犬瘟热的中药组合物对于犬和狐貉养殖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治疗犬瘟热存在的问题,研究开发一种治疗犬和狐貉犬瘟热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达到提高犬瘟热治愈率,且成本低廉、无副作用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及用量配制:板兰根10-20g、牛蒡子10g-20g、白头翁10g-20g、黄芪10g-20g、钩藤10g-20g、金银花10g-20g、桔梗5-10g、连翘5-10g、甘草5-10g、黄芩5-10g、大青叶5-10g、葛根5-10g、胆南星5-10g、赤石脂3-6g、黄连3-6g。向配量中全部的板兰根、牛蒡子、白头翁、黄芪、钩藤、金银花、桔梗、连翘、甘草、黄芩、大青叶、葛根、胆南星、赤石脂、黄连中加入常温水2000-2500ml,浸泡30分钟,文火煎30-45分钟,过滤去渣得药液约40mL;再向过滤后的药渣中加入1500-2000mL水,文火煎30-45分钟,过滤得药液约40mL,合并两次的药液,得到一剂治疗犬瘟热的中药组合物。
本组合物取材广泛、成本低廉、安全有效、无抗药性、使用方便,具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润肺化痰、凉血止痢、熄风解痉、升清降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之功效。
对患犬瘟热的犬、狐、貉采用该组合物进行试验治疗,治愈千余头,治愈率达70%以上,疗效显著,因此该组合物对于治疗犬瘟热、促进犬和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实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分别取板兰根20g、牛蒡子15g、白头翁18g、黄芪14g、钩藤15g、金银花16g、桔梗6g、连翘7g、甘草8g、黄芩9g、大青叶5g、葛根10g、胆南星9g、赤石脂4g、黄连5g。
配制过程如下:将上述称取的固形物加入2300ml常温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40分钟,过滤去渣得药液约40mL,再向过滤后的药渣中加入1800mL常温水,文火煎40分钟,过滤得药液约40mL,合并两次过滤所得的药液,得到一剂治疗犬瘟热的中药组合物。
使用方法如下:将上述配制成的治疗犬瘟热的组合物降至20-30℃给患犬、病狐、病貉灌服,早晚各一次,每天1剂,连用3~7剂,根据病情和体重大小可在配方要求范围内酌情加减各组分剂量。
治疗病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7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谱计、光谱计的制造方法以及光谱计的操作方法
- 下一篇:罐体液位检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