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卫星贮箱(气瓶)检漏自动充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17150.7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7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洪晓鹏;师立侠;钟亮;王静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5D16/20 | 分类号: | G05D16/20;G01M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卫星 检漏 自动 放气 过程 压力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卫星贮箱(气瓶)检漏自动充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卫星贮箱(气瓶)的容积一般在几百升至几千升不等,由于工件自身限制及检漏工艺的要求,检漏充放气时必须外接压力测量仪表及充放气管道,而由于耐压条件的限制,管道内径很小,一般为4mm,而且管道很长,一般为几十米,因此造成管道流阻很大,外接压力测量仪表显示的压力值并不是产品真实的压力,也就是说压力为“虚值”,而且,产品容积越大,“虚值”现象越严重;目前,压力控制完全采用“现场人工手动控制方法”,即,充放气过程中,间隔一段时间关闭控制阀门,观察产品的真实值,尤其接近压力设定值时,必须频繁开关控制阀门,确保压力不会超限,控制完全要凭经验、感觉以及阀门的频繁开关来实现,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解决“压力虚值”的问题,但却无法摆脱其自身固有的人为不确定性和安全隐患,而且阀门频繁开关对阀门的寿命也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解决卫星贮箱(气瓶)检漏充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问题,减小这种人为不确定性和对阀门寿命的影响,本发明人通过对人工手动控制充放气过程的仔细分析,借鉴其关闭阀门确定真实压力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卫星贮箱(气瓶)检漏自动充、放气过程压力控制的方法,即:通过关闭阀门确定工件真实压力,并根据工件真实压力与设定压力的差值,以及关闭阀门前的单位时间内工件压力变化情况,确定充放气的延时时间,并设置了充放气的延时时间的下限值,既确保了工件压力不会超限,也更有效地避免了工件充放气末期可能产生的阀门频繁开关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卫星贮箱(气瓶)检漏自动充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系统。该系统无需有人值守,而且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工作效率。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控制系统进行卫星贮箱(气瓶)检漏自动充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可以完全自动实现卫星贮箱(气瓶)检漏自动充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在多颗卫星的贮箱(气瓶)检漏充放气过程中,安全、可靠、高效的完成了压力控制,非常有效的解决了“压力虚值”的问题。
本发明所提供的卫星贮箱(气瓶)检漏自动充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系统,包括压力采集单元、压力控制单元、执行单元和用户界面,其中,压力采集单元包括各种压力传感器;压力控制单元包括PLC模块及软件;执行单元包括电比例调压阀、气控阀及相关伺服机构;用户界面包括上位机、触摸屏及软件。
压力采集单元至少由3个压力传感器组成,用于采集气源压力、比例阀出口压力和工件压力,压力传感器量程应不小于工件工作压力的1.5倍,压力传感器准确度等级不低于0.25级。
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模拟量信号输入至压力控制单元的AD模块,经过处理转换成相应的数字信号,通过PLC进行计算、分析和处理。
经过处理的压力信号通过PLC控制执行单元的比例阀和气控阀,进行压力调节和阀门开关动作,完成压力的控制。
用户界面为人机交互式界面,用于进行参数设定、控制界面的显示和控制、弹出窗口的显示和操作,以及数据处理等工作。
本发明的利用上述系统进行卫星贮箱(气瓶)检漏自动充放气过程的压力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压力控制参数设定:根据工件的压力要求,通过用户界面设置工件压力上限(设定值)Ps;
2)压力采集:通过压力采集单元采集压力传感器的模拟量,并通过PLC的压力模块转换为数字量;
3)压力控制:压力信号输出至压力控制单元的PLC模块,通过PLC软件对压力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单位时间内工件压力的变化量和充放气延时时间,并结合关闭阀门确定真实压力的方法,进行工件压力的控制,确保工件压力满足设定值P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未经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7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配电系统消防预报警监视控制方法
- 下一篇:非水系二次电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