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性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6891.3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7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温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建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000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手动旋具,特别涉及一种弹性调节扳口的活动扳手。
背景技术 目前普遍使用的蜗杆扳手,因可调节扳口大小而一具多用,至今仍占据扳手市场半壁江山。但这种蜗杆扳手存在如下缺陷:
a)调节机构置于扳手头部,旋动时手握尾部,倒手频繁,调节幅度凭经验难以准确,视线不好或狭小空间使用受限;
b)工作时扳头容易发生框动,造成扳口打滑、损伤工件,甚至脱落、伤手;
c)旋动回程时扳头需脱离工位,操纵繁琐;
d)扳头对于手柄呈径向移动,其幅度受径向尺寸限制,因此通用性差,规格繁多;
e)调节机构应力集中易磨损。
为此,业界提出不少改进方案,但大多没有脱离头部设置机构、扳口径向移动的老路,上述缺陷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棘轮扳手可以负载工作、空载回程,且头部体积小可用于视线不好或狭小空间,但对于不同规格的螺栓、螺母工件操作需要换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集蜗杆扳手和棘轮扳手优点,弹性调节扳口的活动扳手。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扳头延手柄轴向移动,二者之间弹性连接,负载时利用扭力紧箍扳头,回程时扳头随工件粗细变化而弹性移动。
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一种弹性扳手,其包括:第一扳头(1)及其垂直连杆(2)、第二扳头(3)和手柄(4),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弹簧(5),其中,第二扳头(3)及手柄(4)轴向开有槽孔,连杆(2)贯穿其中,弹簧(5)联接在连杆(2)与手柄(4)之间。
所述的手柄(4)与第二扳头(3)铰接,其铰接耳(6)靠近连杆(2)的一侧,靠近的边缘呈弧形。
所述的第一扳头(1)厚度略大于第二扳头(3)。
所述的第一扳头(1)和第二扳头(3)对于工件为直线形平面接触,也可以为弧线形齿状接触。
如此结构的弹性扳手,操纵者始终握于手柄尾部,将第一扳头钩住工件,拉伸弹簧使第二扳头进入工位;当手柄围绕工件向扳头开口方向旋动时,其扭力以铰接轴为支点,通过铰接耳径向作用于连杆上,连杆被手柄与第二扳头紧箍,阻止了第一扳头的轴向移动,扳手带动工件旋动;当手柄逆开口方向旋动时,铰接耳离开连杆,上述紧箍作用消失,第一扳头随工件粗细变化而弹性回程,借助弹力还可使扳头对于工件呈最佳吃力角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扳口延手柄轴向移动,其开口幅度大,通用性强;
2、扳头径向尺寸小,便于视线不好或狭小空间使用,适应性好;
3、扳口自行适应工件粗细变化并可弹性回程,操作全过程无须倒手调节,也无须脱离工件;
4、手柄扭力越大其扳头紧箍作用越强,可避免扳头框动造成的打滑、损伤工件,脱落和伤手;
5、本结构可以用于扳手,也可以用于管钳。
附图说明
图1是弹性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弹性扳手装配示意图。
图3是弹性管钳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中非限制性的列举了本发明涉及的实施例,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弹性扳手,其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扳头(1)垂直固连一个连杆(2),第二扳头(3)及手柄(4)轴向开有槽孔,连杆(2)贯穿其中,弹簧(5)联接在连杆(2)与手柄(4)之间;手柄(4)与第二扳头(3)铰接,其铰接耳(6)靠近连杆(2)的一侧,靠近的边缘呈弧形;第一扳头(1)的厚度略大于第二扳头(3);第一扳头(1)和第二扳头(3)对于工件为直线形平面接触。
该扳手的元件形状及装配如图2所示。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是一种弹性管钳,其结构如图3所示,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是:铰接耳(6)靠近连杆(2)的另一侧;第一扳头(1)和第二扳头(3)对于工件为弧线形齿状接触。
需要指出,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弹性活动扳手,其元件名称、形状以及联接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用途和工件形状而相应变化,凡是基于本发明基本结构进行设计、改进的类似技术和产品,均属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从上述可知,本发明的弹性扳手,操作全过程无须调节也无须脱离工件,具有通用性强、适应性好、操纵灵活、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建,未经温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6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差速器锁止机构
- 下一篇:用于大起重量起升机构的减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