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热水器管路后加热装置、热水器及生活用水加热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16661.7 | 申请日: | 2009-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79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 发明(设计)人: | 余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泰成 |
| 主分类号: | F24H9/18 | 分类号: | F24H9/18;F24H9/20;F24H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水器 管路 加热 装置 生活用水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水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热水器,特别是家用热水器,出于安全的考虑,要求热水器主机不能设置在盥洗室内,因而主机和喷头之间大多有比较长的水管相连,同时,热水器本身加热水也需要一段时间。由此产生的问题是,从打开热水器到喷头出热水之间有相当长一段时间,或者说,打开热水器以后喷头有一长段时间是出冷水,一方面造成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使用者亦容易受凉感冒。
现有技术中,有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补充加热的技术,其解决的是太阳能热水器内的储水温度不足的问题,并不能解决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因为距离造成打开热水器以后喷头有一长段时间是出冷水,以及气压或水压变化导致忽冷忽热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水器管路后加热装置及带有该加热装置的热水器,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充分利用水资源,并且能解决现有的燃气热水器因为气压变化导致忽冷忽热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水器管路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和热水器出水管连接的管路后加热装置进水口、控制单元和加热单元,加热单元和控制单元相连接,还包括与控制单元连接的水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热水器的热水出水管末端管路后加热装置进水口位置的水温。
所述水温检测单元包括管路后加热装置进水口水温检测单元和管路后加热装置出水口水温检测单元。
所述水温检测单元包括流量检测模块或水压检测模块。
所述加热单元为储水式加热单元,管路后加热装置进水口之后的水路分为两路,一路通过水混合阀接最终出水口,一路接加热单元,管路后加热装置进水口处设置有水温检测单元,加热单元的出水管通过电控阀门接水混合阀,控制单元与电控阀门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热水器,包括热水器主机,其特征在于,在热水器主机热水出水管末端设置有管路后加热装置,所述管路后加热装置包括:
水温检测单元,用于检测热水器主机热水出水管末端、管路后加热装置进水口处的水温;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加热单元按预定程序工作,所述预定程序为:当管路后加热装置进水口处的水温低于预设温度时,对水流进行加热;当管路后加热装置进水口处的水温低于预设温度时,停止加热;
加热单元;
控制单元分别和水温检测单元、加热单元连接。
所述加热单元为储水式加热单元,包括储水仓和电热器,储水仓通过副水路与进水口连接,通过补充高温水流的方式对主水路的水流进行加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生活用水加热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测量热水器热水出水管末端的水温;
2)若低于预设温度,则通过管路后加热装置在最终出水口附近对热水器出水管的水流进行补充加热;若前述水温达到预设温度,停止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
A、储水式加热单元加热储水仓内的储水;
B、测量热水器热水出水管末端的水温;
所述步骤2)为:若低于预设温度,则通过管路后加热装置在最终出水口附近对主水路的水流进行混入热水;若前述水温达到预设温度,停止向主水路加入热水,并向储水仓中补充来自热水器主机的热水,所述储水仓为保温储水仓。
所述储水仓内的水温若低于预设的储水温度,则对其加热至储水温度。
本文所述的主水路是指热水器的热水出水管到最终出口的水路,副水路是指储水式加热装置补充和释放储水的水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迅速输出设定温度的热水,极大的缩短了热水器从开启到喷头出热水之间的时间间隔,充分利用水资源,并且缩短了等候热水的时间,有利于使用者的健康。特别是,对于燃气热水器而言,经常出现的时冷时热的问题亦可得到解决。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热水器管路后加热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热水器管路后加热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热水器管路后加热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热水器管路后加热装置的第四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新的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各图中,细线表示电路,粗黑线表示水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泰成,未经余泰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6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