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田用防垢剂的制备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16593.4 | 申请日: | 2009-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6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侯区巅峰机电科技研发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2F5/12 | 分类号: | C02F5/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田 用防垢剂 制备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田用防垢剂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防垢剂的早期应用可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当时所用的防垢剂多为天然产物(如木质素和丹宁等),在组成和性能上并不稳定,加酸(硫酸或盐酸)控垢也是这一年代所用方法之一。到了上世纪40年代,人们已经能够利用Langelier指数或Ryznar指数预测水的结垢倾向,但在技术上仍采用加酸调pH值的控垢手段。自上世纪50年代国外首次采用聚磷酸盐作防垢剂以来,防垢剂在国外发展迅速,目前已有数千种防垢剂投放市场,如美国的Nalco-8365、Nalco-3350;日本的T-225,NW-25等。我国的防垢剂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目前差不多国外有的产品我国也能生产。国内油气田常用防垢剂主要有有机膦酸盐类、高分子聚合物类、有机膦酸盐与聚羧酸盐复合类。一般说来,有机膦酸盐(酯)主要用于防碳酸盐垢,聚羧酸及其衍生物主要用于防硫酸盐垢,复合防垢剂主要用于防混合垢。自80年代末以来,国内外对有机膦羧酸、含磷聚合物类防垢剂的开发给予了极大关注,相继开发了多种产品。该类防垢剂分子结构中既还有膦酸基团(-PO3H2),又含有羧酸基团(-COOH),因此,它同时具有防垢和缓蚀两种性能,不仅对碳酸盐垢防垢效果好,而且对CaSO4、BaSO4等硫酸盐垢也非常有效。聚丙烯酸、聚马来酸酐之所以具有防垢性能,是因为聚合物链上带有能与多价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络合性基团,但由于其结构的局限性,防垢性能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田用防垢剂的制备工艺,通过大量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温度,收率高,杂质少。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油田用防垢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丙烯酰胺和氯乙酸以摩尔比1∶2.1在溶剂中溶解,加入以原料质量百分数计0.5%的催化剂,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水浴加热反应5h,得到反应产物混合物,将反应产物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过滤,用旋转蒸发器减压蒸馏,分离。
所述水浴加热温度为25-75℃。
优选的,所述水浴加热温度为40-75℃。
优选的,所述水浴加热温度为60-7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一种油田用防垢剂的制备工艺,通过在不同反应温度下收率的研究,得到最佳反应温度为75℃。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收率随温度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油田用防垢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丙烯酰胺和氯乙酸以摩尔比1∶2.1在溶剂中溶解,加入以原料质量百分数计0.5%的催化剂,搅拌使其充分混合均匀,水浴加热反应5h,得到反应产物混合物,将反应产物混合物冷却至室温,过滤,用旋转蒸发器减压蒸馏,分离。
所述水浴加热温度为25-75℃。
优选的,所述水浴加热温度为40-75℃。
优选的,所述水浴加热温度为60-75℃。
由图1可见,随着温度升高,收率不断的增加,当温度在75℃时,收率最大,再继续升温,收率有所下降。这是因为在温度较低时,反应速率较慢,使得收率较低;温度过高,反应激烈,副反应几率增大,使得收率减低。因此应温度应控制在75℃为最佳。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侯区巅峰机电科技研发中心,未经武侯区巅峰机电科技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65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粘涂料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绞车提升环形链条安全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