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橡胶特性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15754.8 | 申请日: | 2009-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155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赵叶宝;温文宪;段伟东;刘旭;薛晓金;帅丰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75/06 | 分类号: | C08L75/06;C08L75/14;C08G18/78;C08G18/72;C08G18/69;C08G18/66;C08G18/44;C08G18/42;C08G18/12;A43B13/04;C08G10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瑞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橡胶 特性 聚氨酯 微孔 弹性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鞋底的具有橡胶特性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具有塑料和橡胶的双重优点,是继聚乙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之后的第五大塑料,广泛应用于合成纤维、制鞋行业、汽车工业、建筑建材等各个领域,聚氨酯弹性体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进入鞋底材料领域,开始冲击传统橡塑鞋底材料的市场。70年代,德国开发出聚氨酯双组份液体反应成型技术(RIM技术),使得聚氨酯鞋底的加工成型变为简单易行,聚氨酯工业真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由于所制得的鞋材手感柔软、穿着舒适、保暖、富有弹性、防滑,聚氨酯弹性体被广泛应用于生产休闲鞋、运动鞋、工作鞋和凉鞋等。目前,在制鞋工业所使用的材料中,聚氨酯弹性体已占全部材料的6%~8%左右,并且其应用市场潜力巨大。
与传统的鞋底材料如橡胶相比,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一个劣势在于耐水解、耐低温、耐油、耐化学药品、电绝缘等性能差。使用传统聚氨酯原料生产鞋底时,耐水解、耐油性能根本不能和橡胶相提并论;如在零下40℃的环境下,聚氨酯鞋底都会断裂,比橡胶鞋底的耐低温性能差等一系列问题。为了增加聚氨酯弹性体在鞋底材料中的竞争力,使低密度下聚氨酯鞋底材料具有很好的物性指标,聚氨酯鞋底材料高物性发展遇到瓶颈,急需寻求新的技术突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橡胶特性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解决在低密度情况下聚氨酯弹性体鞋底材料仍能保持高物性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由多元醇组分(A组分)与异氰酸酯组分(B组分)的预聚法反应而实现,其中:
A组分为,以重量份数计:
聚酯多元醇A1:40~70
聚酯多元醇A2:10~30
丁羟多元醇A3:10~50
扩链剂:4~20
水:0.01~5
匀泡剂:0.2~2.5
催化剂:0.2~10
聚酯多元醇A1为乙二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与己二酸通过酯交换反应所得,优选为2官能度、数均分子量为1500~2500的聚酯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A2为二乙二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与己二酸通过酯交换反应所得,优选为2官能度、数均分子量为500~1500的聚酯多元醇所述聚酯多元醇;
丁羟多元醇A3为一种以丁二烯为主链结构带有端羟基官能团的遥爪型预聚物,优选为2官能度、数均分子量为1000~4500的丁羟多元醇;
扩链剂为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环己烷二甲醇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匀泡剂为聚醚改性有机硅表面活性剂,优选为DC193(美国,空气产品公司生产,市售)。
催化剂为叔胺类和锡类有机物,优选为三乙烯二胺、四甲基二亚乙基三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中的一种或者多种混合物。
B组分为,以重量份数计:
二异氰酸酯:40~70
碳化二亚胺改性的多异氰酸酯:2~20
聚酯多元醇B1:20~45
聚酯多元醇B2:0.5~15
聚酯多元醇B3:10~25
副反应阻止剂:10~200ppm
聚酯多元醇B1为乙二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与己二酸通过酯交换反应所得,优选为2官能度、数均分子量为1500~2500的聚酯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B2为二乙二醇、1,4-丁二醇中的一种与己二酸通过酯交换反应所得,优选为2官能度、数均分子量为500~1500的聚酯多元醇;
聚酯多元醇B3为二氧化碳、环氧丙烷为原料通过共聚合反应而成,优选2官能度、数均分子量为1000~3500聚酯多元醇;
副反应阻止剂为无机酸、有机酸或苯甲酰氯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磷酸。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橡胶特性的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的制备方法:
(1)A组分制备:将聚酯多元醇A1、聚酯多元醇A2、丁羟多元醇A3、扩链剂、匀泡剂、发泡剂和催化剂置于反应釜中,在20~50℃下充分混合2~4小时后出料,密封保存以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57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