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作光纤插芯及套管的电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5286.4 | 申请日: | 200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71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炳炎;沈小平;张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0 | 分类号: | C25D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233 江苏省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作 光纤 套管 电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铸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纤之间连接,或者光纤与光器件之间连接时,如何保证光轴的高精度对接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采用光纤插芯进行两光纤的对接,同时,两插芯位于适配器的套管内。
现有技术中套管与插芯大多是以氧化锆陶瓷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的。氧化锆陶瓷的被大量使用主要是因为,作为原材料其具有优良的耐磨性,在陶瓷材料中具有高韧性不易破损的优点。陶瓷插芯和套管的制作由毛坯制作和精密机械加工两部份组成。其中,毛坯制作是将特殊处理过的高纯二氧化锆粉末原料,造粒后在专用的模具中注射成型,然后经高温烧结而成。然后再精密研磨加工,以达到亚微米级的加工精度。上述制作工艺复杂,成品率低,从而使其在降低成本和大批量生产方面受到限制。尤其在光纤插芯的小型化、多芯化和异型化的发展方面,更受到很大制约。
我们知道电铸的原理是把预先按所需形状制成的原模作为阴极,用电铸材料作为阳极,一同放入与阳极材料相同的金属盐溶液中,通以直流电,在电解作用下,原模表面逐渐沉积出金属电铸层,达到所需的厚度后从溶液中取出,将电铸层与原模分离,便获得与原模形状相对应的金属复制件。由于光纤插芯及套管的精度要求较高,因此,人们寻找可以通过电镀的方式制作插芯与套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效率较高的电铸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制作光纤插芯及套管的电铸装置,它包括电铸槽、设置在电铸槽槽壁上的阳极接入端和阴极接入端,所述的电铸槽内分别装设有电铸液、与阳极输入端相连接的金属镀材、与所述的阴极接入端相连接通过驱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电铸槽内且与光纤插芯的内孔形状相同的芯模,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输出轴铅直地设置在电铸槽内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输出轴相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与驱动齿轮相啮合的从动轮,所述的芯模的上下两端与所述的从动轮相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芯模上下两端通过张紧螺栓分别连接有上下夹板,所述的从动轮带动芯模作自旋转,且所述的驱动齿轮驱动主轴带动夹板作整体旋转运动。
所述的上夹板与电铸槽之间还设置有导电滑环,所述的芯模通过导电滑环与阴极接入端相连接。
所述的金属镀材为镍,且所述的镍为球状,其装载在钛篮中,所述的钛篮与阳极接入端相连接。
在进一步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钛篮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电镀槽内的两侧,电铸槽内可同时安装多个芯模。
所述的芯模为圆柱形或区别于圆柱形的异型结构。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发明电镀装置结构简单,其通过电机驱动使得芯模旋转,可保证金属均匀地镀到芯模上,从而确保了金属毛坯的精度,加工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电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金属镀材;2、芯模;3、电镀毛坯;4、电铸槽;5、电铸液;6、驱动电机;7、驱动齿轮;8、驱动齿轮;9、上夹板;10、下夹板;11、输出轴;12、从动轮;13、从动轮;14、张紧螺栓;15、张紧螺栓;16、底座;17、导电滑环;19、阳极接入端;20、阴极接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电镀装置,包括一密封的电镀槽4,电镀槽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阳极接入端19,其上侧设置有阴极接入端20,同时,在电镀槽4的上侧还安装有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11铅直地延伸到电铸槽4的底部。
在电铸槽4内左右两侧设置有金属镀材1,本实施例中,金属镀材1由与阳极接入端19相连接的钛篮21以及设置在钛篮21内的若干个镍球组成,同时,在钛篮21内装入有聚丙烯材料制成的阳极袋(图中未显示)以防止阳极泥掉入镀液中。
电铸槽4内还设置有与待镀光纤连接器内孔形状相同的芯模2,在本实施例中,芯模2有两个,每个芯模2上下两端通过张紧螺栓14、15分别与上下夹板9、10相连接,且芯模2均为分布在上下夹板9、10的同心圆周上。同时,上下夹板9、10的中心与电机6的输出轴11相固定连接,在上夹板9的两侧还连接有与电机输出轴相啮合的驱动齿轮7、8,与驱动齿轮7、8相啮合的从动轮12、13,这样,在电机6的驱动下,上下夹板9、10由驱动齿轮7、8带动下在电铸槽4内做整体旋转运动,且在从动轮12、13的驱动下,芯模2还做自旋转运动。
在上夹板9与槽壁4之间固定连接有导电滑环17,所述的芯模2通过导电滑环17实现与阴极接入端20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52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吸水导湿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供水系统的水硬度控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