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水农用直埋电缆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14027.X | 申请日: | 2009-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05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林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荔湾电线厂 |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28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熊雁 |
| 地址: | 51014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农用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线电缆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农用直埋电缆基本上都是按JB/T2171_1999标准生产,该标准是70年代由原电力部农电司组织制定的,虽然经过多次修改,但是内容基本未变,当时为了降低产品成本,电缆导体均采用铝导体,结构简单,这些电缆存在导体易腐蚀、易断芯,绝缘易受潮等问题。常因断电,漏电致使农机无法正常运行,农户用电得不到保证,有时还危及人畜安全。电网供电可靠性差,电能质量差,能耗高,用电不安全,根本无法实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农网改造目标。虽然有人提出用铜导体代替铝导体,及提高阻水性能等方案,但仍存在产品价格贵,阻水效果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阻水效果好且成本低廉的阻水农用直埋电缆。
本发明所述的阻水农用直埋电缆,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被绝缘层和护套层环绕包裹的导体,其特征在于导体采用无单线空隙的紧压导体,且在绝缘层和护套层之间还环绕包裹了阻水层。
其中,所述的阻水层优选由铝-塑复合膜或吸水带制成。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体为铜包铝导体。
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导体由多根铜包铝丝无空隙铰合而成。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层是由聚乙烯制成。
本发明增加的阻水层,能有效阻止水分径向进入电缆绝缘层内部,并沿电缆轴向渗透,大大提高产品绝缘性能,改善产品漏电大、线损大,易击穿断电等问题,这样大大减少线损,增加电缆寿命,保证供电安全。对保证农村电网实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农网改造目标有着重大作用。
并且,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铜包铝丝导体代替铝丝导体,成功地解决了导体易腐蚀、易断芯的问题。
此外,在另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无空隙铰合铜包铝丝,又为缆体增加了一个径向的阻水层,进一步阻止水分深透到绝缘层内部,有效保护导体。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农用直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现有的农用直埋电缆,由导体及导体外由内至外依次环绕包裹的绝缘层和护套层组成。由于其导体为多根铝单线绞合组成,导体间存在较大的空隙。渗入的水可以慢慢与每根铝线接触,腐蚀铝线,从而容易产生漏电、断电现象。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阻水农用直埋电缆,导体采用无单线空隙的紧压导体,并在绝缘层和护套层之间增加了阻水层,该发明同时具有纵向和径向阻水结构。导体由多根铜包铝线绞合、紧压而成,从而使每根铜包铝线之间没有间隙,形成径向阻水结构。绝缘层由聚乙烯制成。阻水层由铝-塑复合膜或高效吸水带制成。
制备本发明时,先在绞线机后,增加设有紧压模的紧压装置,当铜包铝单线经绞合后,直接进入紧压模具紧压,以除去单线间的空隙,构成纵向阻水结构,紧压后的铜包铝导体5收在线盘上,然后在挤出机上挤出绝缘层6,在绝缘线芯外绕包阻水层7,构成径向阻水结构,最后在阻水层外挤出外护层8,即构成本发明。
比较图1和图2,可看出本发明的铜包铝单线相互接触,中间没有象图1中的空隙4,构成完整的纵向阻水结构,另外,增加了阻水层7,构成径向轴向阻水结构。因为铝/塑复合膜的渗水率很低,而高效吸水带的吸水效果很好,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材料作阻水层都具有良好的阻水效果,可确保绝缘不受潮。再加上绝缘采用聚乙烯,它的吸水率远小于聚氯乙烯,以及与导体的纵向阻水结构相配合,使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阻水效果。
本发明可在0.6/1kv电压等级使用,其绝缘性能高,漏电小,线损小,供电安全,产品寿命长。对保证农村电网实现安全、优质、高效、低耗的农网改造目标有着重大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荔湾电线厂,未经广州市荔湾电线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4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镁合金接触线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UPS机箱前面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