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红外线灶具上的点火、熄火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3902.2 | 申请日: | 200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8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颖智 |
主分类号: | F24C3/10 | 分类号: | F24C3/10;F24C3/04;F24C3/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罗晓聪 |
地址: | 10016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红外线 灶具 点火 熄火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用于红外线灶具上的脉冲放电点火、熄火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红外线灶具由于热效率高,不熏锅,燃烧时烟气中CO含量较低等优点,多年一直受到部分消费者的喜爱,但始终赶不上大气式销量的1/10,没有在市场上形成主流,为大品牌所接受。主要是由于外观上不美观,不符合现代厨房简洁、美观、整体的要求,尤其是嵌入式灶具自从2007年国家强制要求加装自动熄火保护装置后,无法解决点火针及熄保装置的外露,始终给人以低档产品的感觉,主要缺陷如下:
第一:现有红外线灶具大多是采用下点火装置,红外线本身是无焰燃烧,不熏锅,但其点火率较低,如果加装明火点火装置,易产生带黑烟的红火火苗,造成局部熏锅现象。
第二:在使用过程中,当中心通气通道内的负压过大时,会使点火火焰向引火通道外四溢扩散,导致烧毁引线,且容易造成火焰在灶具底壳内燃烧,一旦火焰在底壳内燃烧,有可能致使整台灶具烧毁,发生重大安全事故。
第三:现有红外线灶具一般在燃烧器的外沿或中心某一部位加装热电偶感应头或离子检测针,双针或单针均裸露在灶具最核心的部位,严重影响了灶具的美观和使用效果。
第四:下点火装置成本较高,安装维修不方便,且当烹饪过程中溢出的液态食物通过引火通道堵塞引火孔时,会导致整台灶具无法正常使用。例如: 专利号200620154098.7也只是简单的在下点火方式的中心引火通道上方增设了一个中心挡火帽。而该中心挡火帽只解决了对下点火方式火焰从中心引火通道往上喷射时起挡火作用,尚未能彻底解决红外线灶具长期以来存在双针裸露,及下部因明火点火而形成的局部熏锅现象,无法实现红外线灶具进行上脉冲放电点火和熄火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外形美观、点火率高、且具有熄火保护功能的用于红外线灶具上的脉冲放电点火、熄火保护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红外线灶具上的脉冲放电点火、熄火保护装置,该装置安装在燃烧器的中心通气通道的内侧壁出气口处,该装置包括有耐高温绝缘套、导电针、导电连接体、电极件,其中,耐高温绝缘套安装在中心通气通道内,导电针位于耐高温绝缘套内,且导电针下端穿过耐高温绝缘套与灶具内的电子控制系统相连接,电极件通过导电连接体安装在导电针上端;电极件包括有防尘片、放电电极环、气流槽孔、连接筋,其中,放电电极环通过连接筋与防尘片相连接,连接后的放电电极环与防尘片之间预留有气流槽孔,防尘片安装在导电连接体上。
所述的位于导电针上方的放电电极环外沿设有突出的气流阻挡区。
所述的导电针上端横向延伸有折弯部,该折弯部位于气流阻挡区的下方。
所述的导电针顶部成形有导电接头,该导电接头与导电连接体配合连接装配。
所述的导电连接体通过滑动插接或滑动扣合或螺扣结合的方式安装在导 电针上。
所述的电极件的各部件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或铆合连接或一体压铸成形。
所述的电极件为耐高温的金属材料或耐高温的绝缘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导电针由耐高温抗氧化的金属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的连接筋为多条,径向地分布在放电电极环和防尘片之间。
所述的气流槽孔为多个,径向地分布在电极件上,且气流槽孔的形状为长槽形或圆形孔或椭圆形孔。
本发明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当燃气灶处于点火状态时,燃气气流被电极件阻挡后,在电极件阻挡区的部位增加燃气的浓度形成回流,使放电电极环放出的脉冲电火花能迅速将回流区的燃气点燃,同时通过多点放电大大提高了燃气灶的点火率。防尘片和放电针、熄火保护探头设计为一体后,使中心通气通道和点火针及熄保探头不会存在裸露的现象,大大提高了灶具的美观性,且解决了红外线灶具下点火的不安全性,极大的提高了红外线灶具的普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极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脉冲放电点火、熄火保护装置整体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极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颖智,未经王颖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39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图像显示中所用颗粒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钢丝绳渗油自动清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