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鼠标的数据传输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12350.3 | 申请日: | 200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3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建男;赖锦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8 | 分类号: | G06F3/0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周建秋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鼠标 数据传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无线鼠标的数据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产品普及化的时代已经到来,计算机以及其外围设备已是现代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而鼠标是计算机与用户间联系的桥梁,其重要性更是不言可喻,因此,市面上各大计算机相关业者对于鼠标相当重视,也研发出各种新功能或使用性更便利的鼠标,尤其是无线鼠标。
传统的鼠标是使用连接线连接于计算机系统,但无线鼠标舍弃了传统的连接线,而以与无线鼠标相对应的无线信号接收器来取代连接线。少了连接线,无线鼠标不再受连接线的长度的限制,在使用上,具有很大的便利性。而在计算机外设装置的领域中也已存在许多无线装置,例如无线鼠标,无线耳机,无线键盘等等。其中无线鼠标是最常被使用的无线计算机外设装置。
虽然无线鼠标具有不需要电缆线的优点,然而,无线鼠标也因此无法从计算机的连接端口取得电源,而必须使用电池供电。在此情况下,如何降低鼠标的耗电量以便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便成为研发无线鼠标重要的课题。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无线鼠标进行无线传输的方块示意图。无线鼠标100包括无线信号发射器101以及控制单元102,无线信号发射器101可发射无线信号WS;而无线信号接收器103连接于计算机系统104,且无线信号接收器103可接收无线信号WS,其中无线信号接收器103是利用通用串行总线与计算机系统104连接。当用户操作无线鼠标100时,无论是对无线鼠标100进行按压按键、拨动滚轮、水平位移或垂直位移等动作,无线鼠标100都会产生相对应的鼠标位移数据,而控制单元102将该些鼠标位移数据转化为位移数据封包(Data Packet),再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102产生的无线信号WS传输对应于鼠标位移数据的位移数据封包,而无线信号接收器103接收到无线信号后,将鼠标位移数据传送至计算机系统104,使计算机系统104得以读取鼠标位移数据而执行无线鼠标100的动作。
用户每操作无线鼠标一次,无线鼠标便产生一组鼠标位移数据,根据用户对无线鼠标下达的不同指令,无线鼠标则产生与指令对应的鼠标位移数据回报给计算机系统,而使计算机系统执行相对应的命令,其中鼠标位移数据包括鼠标水平位移数据、鼠标垂直位移数据、按键按压数据、滚轮滚动数据以及窗口水平滚动条数据。而鼠标位移数据在无线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噪声等外来因素影响而损坏数据或使数据发生错误,因此在无线传输时,必须将数据转换为数据封包来保护数据而不被影响。位移数据封包包括一无线信号前置码(Pilot code)、一装置辨识码(Device ID)、一旗标(Flag)、承载数据(Payload data)以及一循环冗余核对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其中无线信号前置码用以无线信号的同步传输;装置辨识码用以使信号接收端可辨识所传输的封包是否来自相对应的信号输出端;旗标用以指示目前无线传输的状态;而循环冗余核对码是用以在无线传输过程中受到外部影响而使数据损坏时,用以判定数据错误且可使信号输出端重新发送信号。至于承载数据则包含一数据类型码以及鼠标位移数据。
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无线鼠标的无线信号发射器传输位移数据封包至无线信号接收器的时序示意图。图2揭露了无线鼠标根据用户的操作而产生了四组位移数据封包:第一位移数据封包11、第二位移数据封包12、第三位移数据封包13以及第四位移数据封包14,其中每一位移数据封包的数据格式均相同,差别只在于鼠标位移数据的内容不同。以第一位移数据封包11来说明位移数据封包的数据格式,第一位移数据封包11包括第一无线信号前置码111、第一装置辨识码112、第一旗标113、第一承载数据114以及第一循环冗余核对码115,而第一承载数据114包括第一数据类型码DI11以及第一鼠标位移数据1141,其中第一鼠标位移数据1141包括第一按键按压数据K11、第一鼠标水平位移数据X11、第一鼠标垂直位移数据Y11、第一滚轮滚动数据Z11以及第一窗口水平滚动条数据H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23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决电池低电后虚电的方法
- 下一篇:导电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