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热稳定性十溴二苯乙烷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10380.0 | 申请日: | 2009-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36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彬;孙彤江;崔秀胜;徐世刚;吴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25/18 | 分类号: | C07C25/18;C07C1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刘淑芬 |
| 地址: | 261108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热 稳定性 十溴二苯 乙烷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热稳定性十溴二苯乙烷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十溴二苯乙烷(DBDPE)是一种新型高效溴系阻燃剂。纯品为白色 粉末,不溶于绝大多数有机溶剂,相对分子量为971.0,熔点345~350 ℃左右,可广泛用于高聚物合成材料、塑料、纤维、建材、树脂等各 个方面,尤其是用作HIPS、PBT、ABS和聚烯烃等工程塑料阻燃。
合成DBDPE的路线较多,但综合起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溴素法 制备。另一种是溶剂法制备。溴素法制备是工业上大多采用的方法, 即二苯乙烷与过量Br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优点是产品质量好,收 率高,成本低,过量的溴可蒸出再用,在生产过程中“三废”较少, 易于治理,缺点是产品精制过程复杂。溶剂法合成的产品颜色较好, 产品的产率较高,但所用大量有机溶剂需回收,且大部分有机溶剂有 毒害作用,溴消耗量较大。
张田林的发明专利“十溴二苯乙烷的生产方法”,采用溴素法生 产DBDPE,其中1、2--二苯乙烷混配卤代烷烃溶剂和高压雾化加料技 术。屠金法的发明专利“制备颗粒状十溴二苯乙烷的方法”,制得的 颗粒状DBDPE在材料中的添加量小,对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影响较 小,减少了粉尘污染,改善了劳动环境。上述两种方法制备工艺复杂、 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本低、环境友好、无危险 性的一种高热稳定性十溴二苯乙烷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热稳定性十溴二苯乙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 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溴化;将100重量份的二苯乙烷放入滴加釜中,升高温度到 60~80℃,将二苯乙烷熔化备用;将1500~3000重量份的溴素加入 反应釜内,搅拌的同时将催化剂投入反应釜内,再搅拌0.2~1小时, 冷却到0~15℃;以每小时30~50公斤的速度,将滴加釜中的二苯 乙烷均匀滴加入反应釜内;滴加过程中,反应釜内的温度控制在0~ 15℃、压力控制在-0.035~-0.01Mpa;滴加完成后,将反应釜内的温 度升高至45~60℃,保温1~10小时,停止搅拌,冷却到室温,进 入步骤B);
B)蒸溴;向蒸溴釜中加700-2000重量份的水和1~5重量份螯 合剂,开启搅拌,将反应釜内的物料转移到蒸溴釜内,将蒸溴釜内温 度升高到50~100℃,回收蒸发出的溴;停止加热,将蒸溴釜中的物 料冷却到20~50℃,进入步骤C);
C)后处理;将蒸溴釜内的物料打入压滤机中,用软化水水洗物 料,直到物料呈中性,吹干得粗品;向带有球状三氧化二铝球的球磨 釜中加入1~3倍于粗品质量的水,开动搅拌,将粗品加入球磨釜, 再加入粗品质量0.1~10%的浓度为10%的碳酸钠溶液,将温度控制在 40~75℃,球磨时间5~20小时;将球磨好的物料转至储存罐,再次 进行压滤,将压滤吹干后的料投入烘干机进行真空烘干,烘干后的十 溴二苯乙烷经气流粉碎得成品。
所述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氨基三乙酸、 二亚乙基三胺五乙酸中的一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步骤B)首先蒸溴釜中加700~1500重量份的水和1~5重量 份螯合剂,开启搅拌,将反应釜内的物料转移到蒸溴釜内,将蒸溴釜 内温度升高到50~80℃,回收蒸发出的溴;待蒸发出的溴蒸汽的颜 色由红色变为黄色的时候,再向蒸溴釜中加0~500重量份的水,将 蒸溴釜内温度升高到80~100℃,回收蒸发出的溴;待蒸汽发白时停 止加热,将蒸溴釜中的物料冷却到20~50℃,进入步骤C)。
所述催化剂为路易斯酸。
所述催化剂为三氯化铝、三溴化铝、三溴化铁、三氯化铁、氯化 锌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方法生产在蒸溴过程中通过加入螯合剂等成分除去了金属离 子,避免了对产品色泽的负面影响。工艺简单、收率高、生产成本低、 环境友好、无危险性。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高热稳定性十溴二苯乙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 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海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0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治冻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悬臂梁振荡抑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