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保护性杀菌剂的农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9740.5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胜召;张承来;张洪;曹明章;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80 | 分类号: | A01N43/80;A01N39/04;A01N43/12;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保护性 杀菌剂 农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复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稻瘟酰胺和植物免疫激活剂烯丙苯噻唑或保护性杀菌剂四氯苯酞的复配农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稻瘟病发生面积大,流行性强,危害严重,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害之一,也是一种通过气流传播的流行病,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严重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近年来,由于稻瘟灵、三环唑等常规药剂的长期单一使用,水稻稻瘟病菌的抗药性越来越严重,防效下降,成为化学防治的一大难题。
稻瘟酰胺(Fenoxanil)是一种新型、高效的酰胺类杀菌剂,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持效性,通过抑制附着胞的穿透来阻止稻瘟病菌的侵染,为黑色素生物合成脱氢酶抑制剂。稻瘟酰胺具有良好的作物安全性和突出的环境相容性,但稻瘟酰胺的用药成本高,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
增效农药组合物不仅可以大大提高防效,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同时还可以避免植物病原菌产生抗性和延缓抗性产生的速度,是解决当前农药单用时抗性和成本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
因此,开发对稻瘟病有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及其成本的农药组合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农药组合物,含有有效成分稻瘟酰胺(A)和植物免疫激活剂烯丙苯噻唑(B)、保护性杀菌剂四氯苯酞(C)中的一种。
本发明所述的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e)是一种水杨酸免疫系统促进剂,处理水稻可促进根系的吸收,保护作物不受病菌的侵染,可用于防治稻瘟病和水稻白叶枯病。
本发明所述的四氯苯酞(Fthalide)是一种保护性杀菌剂,在稻株表面能有效地抑制附着孢形成,阻止菌丝入侵,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还能抑制病菌的再侵染,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白叶枯病和稻瘟病。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有效成分A与B的质量比例为30∶1~1∶40,优选质量比例为10∶1~1∶10;有效成分A与C的质量比例为30∶1~1∶50,优选质量比例为10∶1~1∶15。
本发明的组合物除有效成分稻瘟酰胺与植物免疫激活剂烯丙苯噻唑或保护性杀菌剂四氯苯酞之外,还包括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辅助成分,以便制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一剂型,比如,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油悬浮剂和水分散粒剂,制剂中有效成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80%。
本发明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病害,尤其是稻瘟病。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按普通的方法施用,如散布、灌施、喷雾等,其施用量随天气条件或作物状态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组合物由两种不同结构类型的有效成分组成,复配后对病菌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
2、复配后防效提高,有效成分的用量明显减少,从而降低了成本和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3、与单剂稻瘟酰胺相比,组合物的持效性更好。
4、组合物由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有效成分组成,增加了作用位点,能避免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和延缓病菌产生抗性的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发明人通过大量的筛选试验,发现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或四氯苯酞复配对稻瘟病菌都有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而不仅仅是两种药剂的简单相加(详见生物测定实例1)。
生物测定实例1:稻瘟酰胺与烯丙苯噻唑或四氯苯酞复配对水稻稻瘟病菌的盆栽试验
试验对象:水稻稻瘟病菌(采自田间,并经分离纯化)
试验方法:盆栽法。选取长势一致的三叶一心期水稻苗,每盆2株苗,每个处理选用5盆。将稻瘟病菌在番茄汁燕麦琼脂培养基上培养,产孢后用无菌水洗下孢子,制成1×105个孢子/mL的孢子悬浮液,均匀地喷雾接种于供试稻苗上,接种后套上黑塑料袋保湿培养(25℃)。接种24h后,进行药剂处理,每个药剂设置5个浓度梯度,用Potter喷雾塔在50PSI压力下喷雾,每处理5mL。喷药后,将稻苗置于25℃、相对湿度≥90%的条件下培养,7d后按照稻瘟病的发病分级标准调查整株叶片的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治效果。
发病分级标准:0级,没有病斑;1级,出现褐点病斑;3级,出现典型纺锤形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以下;5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6%-25%;7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26%-50%;9级,典型病斑,病斑面积占整叶面积的5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