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用作骨架构造粘合剂或结构泡沫的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9206.4 | 申请日: | 2009-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4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J·芬特;E·詹多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SIKA技术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63/02;C08L33/02;C08L25/06;C08G59/50;C08L53/02;C08L33/20;C09J163/00;C09J5/06;C09J5/08;C08J9/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明海 |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作 骨架 构造 粘合剂 结构 泡沫 固化 环氧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领域,特别是所述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用作骨架构造(Rohbau)粘合剂、结构加强物和结构泡沫的用途。
背景技术
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粘合剂自较长时间以来就已经作为粘合剂用于骨架构造中以及用于加强元件或结构泡沫中。
已知的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粘合剂,特别是抗冲性环氧树脂粘合剂在室温下典型地是液体或至少是糊状的。当施涂所述组合物并意于直至固化都形状稳定地存储时这是不利的。除了因为在存储时在未固化的状态下形状改变的效果以外,还存在的缺点是这样的成型体也非常容易产生粉尘,这又带来在这样的成型体的操作和粘合方面的缺点。因此非常希望具有固体的聚集态的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其在室温下具有无粘性表面。
具有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并在热作用下导致生成结构泡沫的加强元件例如以商品名 是已知的。US 6387470 B1例如公开一种热固化性和可发泡的密封组合物,其是液体环氧树脂和固体环氧树脂在5-20重量%热塑性塑料如聚苯乙烯和20-30重量%热塑性弹性体如SBS嵌段共聚物存在下的混合物。但是,这样的组合物的机械性能,特别是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粘合性能,由于高比例的SBS嵌段共聚物而显著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因此是提供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其在室温下在固化状态下一方面是固体,另一方面形成无粘性表面,并且另外是抗冲性的并具有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特别是高于11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已经令人惊奇地发现,所述目的可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而实现。这种组合物在加热到高于固化剂的活化温度的温度时固化。
所述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在固化时形成分离的相。在此,连续相由环氧树脂形成。这对于有利的性能的实现是重要的。
如果这些组合物具有发泡剂,则这些热固化性组合物适合于制备泡沫。这些泡沫非常适合将结构加强。
这些组合物可以熔融,并在升高的温度下,但是低于固化剂的活化温度下容易地成型。由于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在室温下是固体并具有无粘性表面的特殊性,它们非常适合用于制备加强元件。这样的加强元件在室温下是形状稳定的并可容易地存储。
本发明另外的方面是其它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涉及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这种热固化性环氧树脂组合物含有
-至少一种每分子具有平均多于一个环氧基的液体环氧树脂A1;
-至少一种每分子具有平均多于一个环氧基的固体环氧树脂A2;
-烯属不饱和单体M的至少一种在室温下为固体的均聚物HP;
-至少一种聚合物型抗冲改性剂D;以及
-至少一种用于环氧树脂的固化剂B,其通过升高的温度而活化。
在此适用的条件是,基于环氧树脂组合物计抗冲改性剂D的重量 比例小于20重量%,并且室温下为固体的均聚物HP的重量大于抗冲改性剂D的重量。
所述“室温下为固体的”有机物质在本发明范围内具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室温。玻璃化转变温度在此借助DSC测定。
本文中将25℃的温度理解为“室温”。
本文中,与取代基、残基或基团相关地使用术语“彼此独立地”意于解释如下内容:在同一分子内相同标号的取代基、残基或基团可以同时以不同的含义出现。
在整个本文中,例如在“多异氰酸酯”、“多胺”、“多元醇”、“多酚”和“多硫醇”中采用前缀“多”表示形式上含有2个或更多个相应的官能团的分子。
所述“抗冲改性剂”在本文中是指将有机聚合物添加到环氧树脂基体中,所述添加过程在少量添加物,即通常0.1-20重量%的添加物下就己经引起韧性的明显增加,并因此能够在基体撕裂或断裂之前吸收较高的冲击应力或撞击应力。
本文结构式中的虚线分别表示在相应的取代基与相关的分子残基之间的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SIKA技术股份公司,未经SIKA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2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