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C-DC转换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7643.2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黑正纪;熊谷敬三;广岛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M3/10 | 分类号: | H02M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c 转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变换直流电压的开关稳压器方式的DC-DC转换器,特别涉 及对在输入电压高时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控制模式进行开关驱动,在 输入电压低时切换驱动方式的DC-DC转换器使用的有效的技术。
背景技术
作为转换直流输入电压输出不同电位的直流电压的电路,具有开关稳压 器方式的DC-DC转换器。在该DC-DC转换器中,存在以下一种DC-DC 转换器,其具有:对电感器(线圈)施加从电池等直流电源供给的直流电压使 其流过电流,在线圈中积蓄能量的驱动用开关元件、在关断该驱动用开关元件 的能量释放期间对线圈的电流进行整流的整流元件、以及对上述驱动用开关元 件进行接通、关断控制的控制电路。
在该开关稳压器方式的DC-DC转换器中,进行以下的控制:通过误差 放大器检测输出电压的大小,然后向PWM(脉冲宽度调制)比较器或者PFM (脉冲频率调制)比较器进行反馈,当输出电压下降时延长开关元件的接通时 间,当输出电压上升时缩短开关元件的接通时间。
另外,在PWM控制中,使驱动脉冲的周期恒定,与负载相对应地使脉 冲宽度变化,但是在负载非常轻时输出由电路的特性决定的最小脉冲宽度的脉 冲。另外,在负载的变动幅度非常大时,有时即通过最小脉冲宽度的脉冲进行 驱动也会出现输出电流过大的情况。因此,如图4所示还具有以下的DC-DC 转换器,设置PWM比较器和PFM比较器双方,通常进行PWM控制,在流 过负载的电流变小时,即轻负载时转移到通过脉冲宽度恒定的固定脉冲进行驱 动,与负载对应地改变周期的PFM控制。作为与这样的DC/DC转换器有关的 发明,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中进行了记载。
在图4所示的切换PWM控制和PFM控制进行开关元件的驱动的DC- DC转换器的轻负载时的PFM控制模式下,如图5所示,当误差放大器21的 输出超过了参照电压Vref2时PFM比较器24的输出变为低电平。并且,反相 器25的输出变为高电平,打开AND门G1,把来自生成脉冲宽度固定的脉冲 的脉冲生成电路29的脉冲经由选择器27提供给开关元件SW1、SW2,来进 行开关驱动。
在图4的PWM/PFM切换方式的DC-DC转换器中,具有以下的优点: 与只有PWM控制的DC-DC转换器相比能够提高轻负载时的功率利用系数。 但是,在通过PFM控制脉冲的驱动中,在输入电压较高的期间与PWM控制 时相比脉冲的周期长,开关次数也少,但在将电池作为输入电源的系统中,由 于电池的消耗输入电压降低,与目标输出电压的电位减小时,如图5(E)所 示,脉冲的周期缩短,开关次数增加。并且,因为当开关次数多时流过开关元 件SW1、SW2的贯通电流增大,存在功率利用系数降低的不良情况。
另外,脉冲生成电路生成的脉冲,因为一般被设计为脉冲宽度固定,占 空比最大为50%,即接通时间和关断时间相同,所以输入电压范围被限制为占 空比,即当输入电压成为某个电平以下时,脉冲的占空比不会增大到上述占空 比以上,所以存在流过线圈的电流不足,无法得到希望的输出电压的课题。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4906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2196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上述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技术, 在具有PWM控制模式的DC-DC转换器中,能够提高输入电压降低时的功 率利用系数,同时拓宽能够得到希望的输出电压的输入电压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通过PWM控制脉冲驱动使电感器中流过电流的驱 动用开关元件,对从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输入电压进行转换,能够输出不同电 位的直流电压的DC-DC转换器中,在所述直流输入电压高于规定的电平的 第一条件下,通过PWM控制驱动所述驱动用开关元件,在所述直流输入电压 低于规定的电平的第二条件下,在输出电压低于希望的电平的期间,持续使所 述驱动用开关元件为接通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美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美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76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