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存储设备的保护方法、客户端及保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6712.8 | 申请日: | 2009-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4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万峪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21/02 | 分类号: | G06F21/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彭愿洁;李文红 |
| 地址: | 61173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存储 设备 保护 方法 客户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存储设备的保护方法、客户端及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固态硬盘(SSD,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也称为电子硬盘或固态电子盘,是由控制单元和固态存储单元(DRAM或FLASH芯片)组成,简单的说是用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其中,固态存储单元多采用非易失性的Flash(闪存)芯片构成。由于固态硬盘不具有机械转动装置,因而固态硬盘具有读写性能高、抗震性好以及电源开销小等优势,同时其芯片的工作温度范围也较宽(-45℃~85℃)。目前,固态硬盘广泛应用于军事、车载、工业控制、视频监控、网络监控、网络终端、电力、医疗、航空等领域。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固态硬盘在封装时,上下盒盖之间一般采用螺钉固定,普通用户很容易就能采用常用的螺丝刀等物理辅助工具对固态硬盘进行拆装,使得普通用户容易获取固态硬盘中的数据,降低了固态硬盘中的数据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保护方法、客户端及保护系统,能够提高存储设备中的数据的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存储设备的保护方法、客户端及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存储设备的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认证信息至服务器,以便于服务器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对存储设备进行认证;
当认证通过时,对所述存储设备中的电子磁铁进行充电导磁,以便通过所述电子磁铁打开所述存储设备。
一种客户端,所述客户端包括通过电子磁盘进行封装的存储设备,所述客户端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认证信息至服务器,以便于服务器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认证;
处理单元,用于当认证通过时,对所述存储设备中的电子磁铁进行充电导磁,以便通过所述电子磁铁打开所述存储设备。
一种存储设备的保护系统,包括客户端和服务器,所述客户端包括存储设备;
所述客户端,用于发送认证信息至服务器,以便于服务器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时,对所述存储设备中的电子磁铁进行充电导磁,以便通过所述电子磁铁打开所述存储设备;
所述服务器,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认证信息,根据所述认证信息对所述存储设备进行认证。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发送认证信息至服务器进行认证,当认证通过时,对存储设备中的电子磁铁进行充电导磁后,通过电子磁铁的磁力吸引存储设备内相互反扣的弹性金属扣,以实现存储设备的自动打开;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存储设备保护方法,使得存储设备只能由授权人员通过认证授权后才打开,相比较现有技术普通用户通过常用的物理辅助工具就可打开存储设备而言,提高了存储设备中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表明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实施例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的保护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客户端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单元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的保护系统框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存储设备的保护方法的另一实施例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671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