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6542.3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0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宁昭玉;仇晓锋;刘晓明;景辉;王新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18 | 分类号: | A01N47/18;A01N43/50;A01N47/34;A01P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杀菌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氟菌唑的杀菌剂组合物,可用于防治农业病害,特别是白粉病。
背景技术
白粉病属于真菌病害,温度16-24℃、湿度75%时发病最为严重。白粉病在苦瓜、黄瓜、冬瓜等瓜类和草莓上为害极为严重,白粉病生理小种繁多,很容易产生抗药性,相对其他病害而言,白粉病是最容易产生抗药性的病害之一。白粉病的抗药性强,新药剂比较少,造成白粉病的防治越来越困难。
氟菌唑(Triflumizole)是日本曹达公司于1979年开发的一种麦角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该品种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内吸性含氟咪唑杂环类杀菌剂,具有预防、治疗、铲除效果,内吸作用和传导性好,能迅速被植物吸收并向顶部转移,不仅具有杀菌活性,还可以促进作物生长,使之根系发达、植物健壮,从而提高产量,可有效防治麦类、果树、蔬菜等白粉病、锈病以及蔬菜叶霉病、桃褐腐病,对多种作物的白粉病有特效。其化学名称为:(E)-4-氯-α,α,α-三氟-N-(1-咪唑-1-基-α-丙氧亚乙基)邻-甲苯胺氟菌唑,结构式为:
多菌灵(Carbendazim)属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在植物体内转化为多菌灵,两种药剂毒性低、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作用机理是干扰病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对许多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均有效。但是,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长期单一使用,许多病菌已产生不同程度抗药性,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旨在提高防效、降低用药成本和减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
本发明的实现过程如下: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该组合物含有第一活性成分A氟菌唑,第二活性成分B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中的任意一种,活性成分A与B的重量比为2∶1~1∶7,优选重量比为1∶1~1∶5。本发明杀菌剂组合物可通过常用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较好的为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和悬浮剂;制剂中活性成分的总含量为15%~80%,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使用的辅助成分包括分散剂、润湿剂、稳定剂、防冻剂、增稠剂、消泡剂、填料等及其它有益于活性成分在制剂中稳定和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试验确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1、混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提高了防治效果;2、避免和延缓病菌抗药性的产生;3、对作物安全,无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生物测定实例1:氟菌唑和多菌灵不同配比对黄瓜白粉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室内生物试验采用黄瓜白粉病为测试对象,具体方法为:试验药剂氟菌唑原药采用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生产的原药,多菌灵原药采用无锡市惠山农药厂原药、甲基硫菌灵采用山东华阳农药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的原药。试验采用室内盆栽法(NY/T 1156.11-2008),选用感病黄瓜品种盆栽,待幼叶长至2~3叶期,将发病黄瓜叶片24h内产生的白粉病菌新鲜孢子均匀抖落接种于待处理的2~3叶期盆栽黄瓜苗上备用。接种后在光照/黑暗(12/12小时)、温度为17~22℃的条件下培养。每处理3盆,每盆10株。将不同处理的药剂用丙酮溶解,用0.1%吐温水溶液稀释配成5个不同浓度梯度。在盆栽黄瓜苗接种白粉病菌24h后,用喷雾法将药剂均匀喷洒于备用的黄瓜苗上,每盆喷雾5ml,自然晾干,试验设不含活性成分的处理作为空白对照。7d后,按照黄瓜白粉病分级标准全株调查病情指数,并与空白对照比较评价药效。然后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再依孙云沛法计算共毒系数(CTC)。
病情分级标准:
0级:叶片(叶盘)无病斑;
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叶盘)面积的5%以下;
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叶盘)面积的6-10%;
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叶盘)面积的11-25%;
7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叶盘)面积的26-50%;
9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叶盘)面积的50%以上。
计算公式:
其中:CK0、CK1为清水对照区药前、药后病指,
Pt0、Pt1为处理区药前、药后病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6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快速输料器及出料器
- 下一篇:一种农用杀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