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外敷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6398.3 | 申请日: | 2009-10-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8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福海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K9/70;A61K47/44;A61P11/00 |
| 代理公司: | 荆州市亚德专利事务所 42216 | 代理人: | 陈德斌 |
| 地址: | 434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 支气管炎 外敷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外敷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外贴制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急慢性支气管炎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呼吸道常见病,多在老年人、儿童中发病,影响患者的食欲、睡眠,轻者导致咳喘,严重的会发生咯血、甚至还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西医对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常规治疗多采用消炎、止咳、祛痰、抗过敏等方法。这些方法忽视了对人体功能的调节,只治标而不治本,一旦停药容易复发,而且可能会因大量使用抗菌素、激素类药物而引起并发症,如肥胖、骨质疏松等。另外,这些方法的局限性也很大,如对某些抗菌消炎药过敏者不能使用,肝肾功能不全者不能使用。中医治疗多为中药煎剂,或中成药制剂。通常一次服用量较大,又因其口感差,味道苦,不便服用。按照中医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辩证论治原则,因其类型不同,方剂各异,且疗效不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克服采用西医治疗方法只治标不治本,治疗局限性大;采用口服中医治疗服用量较大,服用不方便,服用口感差,疗效慢的不足;使用方便,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老少皆宜的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外敷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
一种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外敷贴膏,其特征在于,它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所述的浸膏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药制成:
该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外敷贴膏的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步:制备浸膏:
(1)、将上述的麻黄、细辛、生姜、半夏(制)、天南星(制)、猪牙皂、杏仁、矮地茶、穿山龙、甘草、石昌蒲、射干、黄芩、五味子、桔梗15味原料药按常规的炮制方法制成饮片;
(2)、再取其饮片总重量的4倍,含量为60%的乙醇,回流提取2小时后,滤渣取液;
(3)、再取药渣重量的4倍,含量为60%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小时,滤渣取液;
(4)、合并滤液后,减压回收乙醇后,即得浓缩的浸膏;
第二步:将冰片碾磨成200目粉末;
第三步:将上述的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石蜡、羊毛脂放入同一个容器中,水浴加热至120℃,熔化后加入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使其溶解并与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石蜡、羊毛脂溶液混合均匀,制成油相溶液;
第四步:将上述的浸膏、蜂蜜、甘油、月桂基硫酸钠和三乙醇胺放入另一个容器中,加热至120℃使之熔化,并对其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和混合均匀,制成水相溶液;
第五步:将上述的油相溶液缓慢加入到水相溶液中,乳化均匀后的溶液自然冷却至接近稀膏状时,将上述碾磨成200目细粉的冰片均匀加入,加入的同时继续乳化,使其变成均匀的棕黄色稠膏状后,按设计的重量将药膏计量后摊铺于多层结构膏药布中的无纺胶布中部的防渗海棉圈内,覆上复合护膜纸片,压平,按检验标准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即得本发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的外敷贴膏成品。
所述的多层结构膏药布由无纺胶布、防渗不干胶、防渗海棉圈、无纺布,防渗薄膜,防渗不干胶和复合护膜纸片构成,无纺胶布的中部粘贴有一圆形防渗不干胶,防渗不干胶的边缘上粘有一防渗海棉圈,防渗海棉圈内的底部粘贴有无纺布,防渗海棉圈上部覆盖有防渗薄膜,防渗薄膜上覆盖有防渗不干胶,防渗不干胶上覆盖有与无纺胶布粘合的复合护膜纸片。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基于祖国中医学对急慢性支气管炎类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治疗原则,并参考现代药理研究对急慢性支气管炎类疾病治疗的科研成果,打破传统用药禁忌,从中药中筛选出天南星、麻黄、细辛、猪牙皂、生姜、半夏、杏仁、矮地茶、穿山龙、石昌蒲、桔梗、射干、甘草、黄芩、五味子15味中药,提取药物有效成分制成浸膏后,再与冰片、蜂蜜、甘油、羊毛脂、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固体石蜡、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月桂基硫酸钠和三乙醇胺等原料混合制成外敷贴膏。敷贴于患者的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和透皮吸收使药物快速渗透,直达病所,打通经脉,达到止咳平喘、理气化痰,改善肺、脾、肾功能,调理肌体内环境,增强自身免役功能,治愈急慢性支气管炎类疾病的目的。
在本发明采用的天南星、麻黄、细辛、猪牙皂、生姜、半夏、杏仁、矮地茶、穿山龙、石昌蒲、桔梗、射干、五味子、黄芩、干草、冰片、蜂蜜、甘油等各原料的药性特点及功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福海,未经杨福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63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斜面升降机的超载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葛根凉茶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