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灯时保持车流量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0910206277.9 | 申请日: | 2007-12-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6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旋永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幸超 |
| 主分类号: | G08G1/00 | 分类号: | G08G1/00;G08G1/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641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红灯 保持 车流量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增加道路车流量的方法,属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交叉路口普遍存在,而其对道路车流量的负面影响之大是不言而喻的。不失一般性,以 车子直行通过交叉路口,且设绿灯和红灯时间相等为例,则在红灯亮起的50%时间内,在交叉路口前的路 段上的车子停下等绿灯,而交叉路口后的路段则是空置的,道路的通车能力完全未加利用。只在当绿则在 红灯亮起的50%时间内得到利用。又因各车子在绿灯亮后依次起动和加速需要时间,实际的利用率肯定低 于50%。当沿路交叉路口不只一个时,情况更差。可见交叉路口的存在,是道路交通阻塞的一个重要原因。 现有的一个解决方法,是建造立体交叉,使得相互交叉的两条路上的车流互不影响。不过,此法投资大, 占地多,维修保养及费用也较大。此外,特别是在城市中,它引致的环境的改变,以及通车后车流对周围 设施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往往是不可接受的。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用平面的方法、成本较低、用地少、周期短地解决上述交叉路口的问题,令道路 通过车流的能力大大增加。交通、特别是城市交通的堵塞问题,将因此得到相当的大改善。
发明内容
下面说明本发明的增加含交叉路口道路的车流量的方法。
参见附图,不失一般性,仅以箭头(7)所示的车流方向,即由南向北为例阐述,余类推。图中(1) 为交通灯,令该道路到达交叉路口之前的一段灯前路段(2)及交叉路口之后的一段灯后路段(3)上车道 数目等量增多,当红灯亮时,车子停在各车道上等待,至绿灯亮时,它们一起穿过交叉路口进入灯后路段 (3),其中在优先车道(6)上的车辆继续前进,而在其它车道上的车辆则顺次慢驶或停下等待,直至当绿 灯转红,且优先车道(6)上已越过交通灯的车辆也已走完,再汇入原车道(4)继续前行。如果令新增的 灯后路段(3)足够地长,在其上面的车辆可在该路段上以安全为前提,在行进中并入原车道(4),而无 须完全停下等待。
对灯前及灯后的各车道设置交通标志或交通灯,可令上述过程更有序和安全地进行。在灯后路段(3) 各车道上的车子的行驶孰先孰后,也可由它们静态或动态地加以控制。
本发明的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A.红灯亮时,交叉路口之后的道路上仍有车流,道路的车流量因而大为增加,交叉路口的负面影 响大为减小,交通情况将大为改善。
B.因采用的为平面,而无须用立体的方法,投资少,占地少,所需建设或改造周期短,维护费用 低。
C.车流行进速度加快,省时,省油且有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附图为实现本发明方法的示意图。
1在交叉路口的交通灯
2灯前路段(在交叉路口,交通灯前的车道增多的路段)
3灯后路段(在交叉路口,交通灯后的车道增多的路段)
4原车道
5停车线
6优先车道
7车流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一个实施例。
参见附图,本实施例讨论的是一个两车道道路的交叉路口,以箭头所示的车流方向(7)即由南向 北为例阐述。在交叉路口有交通灯(1),在道路到达交叉路口之前的灯前路段(2),原车道(4)的各车 道一分为二,增加了两条新的车道,而在过了交叉路口之后的灯后路段(3)上,也相应地增加了两条新 的车道。当交通灯(1)的绿灯亮时,在各车道上等待的车辆一起穿过交叉路口,进入灯后路段(3),其 中在优先车道(6)上的车辆继续前进,而在其它车道上的车辆则顺次慢驶或停下等待,直至当绿灯转红 灯,且优先车道(6)上已越过交通灯的车辆也已走完,再继续前行。
在交叉路口前的各车道上,有常见的现用的紧邻交叉路口的停车线(5)。对灯前及灯后的各车道设置 交通灯,可令上述过程更有序和安全地进行。如在灯后路段(3)的辅助车道(增加的车道)可以设置交 通灯,控制在灯后路段(3)各车道上的车子的行驶孰先孰后;在灯前路段(2)各车道也可以设置交通灯, 根据道路情况静态或动态地加以控制是否前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幸超,未经李幸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62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入式隐形圆极化天线
- 下一篇:车用挡泥板及具有车用挡泥板之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