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推移调向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06014.8 | 申请日: | 2009-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2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秋生;姚贵英;王文彬;宁国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秋生 |
| 主分类号: | E21D23/08 | 分类号: | E21D2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6038 河北省邯郸***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调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地下开采工作面使用的支护设备,是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开采工作面托梁悬移支架的推移调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中小煤矿井下开采工作面使用的托梁悬移支架属于简易支架,它重量轻,成本低,安装方便,在工作中,无需铺设顶网,可降低生产损耗;托梁之间相互联结,将所有支架连为一体,工作稳定性好,可有效避免倒架。但此类支架的跑偏或侧滑不是单一的支架架体,而往往发生在工作面所有支架单元体上,由于没有调向功能,无法进行纠偏,给支架的正常使用造成了极大不便,影响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托梁悬移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跑偏或侧滑而无法调整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推移调向机构,与顶梁、立柱等配合,形成一种可调向托梁悬移支架。该推移调向机构可有效解决支架在工作中的跑偏问题,提高托梁悬移支架的使用性能、生产效率和推广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
推移调向机构主要由托梁、连接杆、伸缩杆、侧推油缸、推移油缸组成。推移调向机构通过前后两个托梁上的吊杆悬挂在顶梁上,连接杆两端分别与前后两托梁的侧部水平耳板铰接,可保证前后两托梁的水平错动。托梁和伸缩杆均为矩形断面筒状结构,且伸缩杆置于托梁内部,一端通过螺钉或销轴与本架的托梁联结,另一端插入到邻架的托梁内部,保证能自由伸缩。侧推油缸置于托梁、伸缩杆内部,一端与本架的托梁铰接,另一端与邻架的托梁铰接,用来操控托梁和伸缩杆伸缩,实现侧向调架。推移油缸的一端与托梁上部竖直耳板铰接,另一端与顶梁的竖直耳板铰接,用来操控顶梁与托梁的纵向水平错动,实现移架。
推移调向机构与顶梁、立柱等的组合构成了托梁悬移支架单元体,托梁悬移支架单元体与托梁悬移支架单元体的组合构成了可调向托梁支架体系结构,简称可调向托梁悬移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推移调向机构构造图;
图2是托梁悬移支架单元体构造图;
图3是可调向托梁支架体系结构图。
图中,1.侧推油缸 2.伸缩杆 3.托梁 4.连接杆 5.推移油缸 6.立柱
7.下挡板 8.上挡板 9.顶梁 10.伸缩梁油缸 11.伸缩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附图1、图2、图3所示,推移调向机构主要由侧推油缸1、伸缩杆2、托梁3、连接杆4、推移油缸5组成。推移调向机构通过前后两个托梁3上的吊杆悬挂在顶梁3上,连接杆4两端分别与前后两托梁3的侧部水平耳板铰接,可保证前后两个托梁3的水平错动。托梁3和伸缩杆2均为矩形断面筒状结构,且伸缩杆2置于托梁3的内部,一端通过螺钉或销轴与本架的托梁3联结,另一端插入到邻架托梁的内部,保证能自由伸缩。侧推油缸1置于托梁3、伸缩杆2内部,一端与本架的托梁铰接,另一端与邻架的托梁铰接,用来操控托梁3和伸缩杆2伸缩,实现侧向调架。推移油缸5的一端与托梁3上部竖直耳板铰接,另一端与顶梁9的竖直耳板铰接,用来操控顶梁9与托梁3的纵向水平错动,实现移架。
推移调向机构与顶梁9、立柱6等的组合构成了托梁悬移支架单元体,托梁悬移支架单元体与托梁悬移支架单元体的组合构成了可调向托梁支架体系结构,即可调向托梁悬移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秋生,未经李秋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60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