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糖保健去脂绿茶的配制及其生产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5941.8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5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孔凡存;曹持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凡存 |
主分类号: | A23F3/30 | 分类号: | A23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6800 河南省商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健 绿茶 配制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糖保健去脂绿茶的配制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在弱碱性小分子团水中加入适量绿茶和荷叶的提取物和甜叶菊提取物、蜂胶食用香精等即成为营养丰富的保健饮料,适宜糖尿病人和需要减肥的人群饮用,也能提高普通人的免疫功能,本发明属于营养保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饮料大都是用纯净水和自来水加糠配制的,营养单一而含糖,广大消费者迫切盼望有能除去水中杂物、机械物、重金属离子、细菌等有害物质,而且矿物质丰富的弱碱性小分子团功能水来配制饮品。
随着科技的发展,逆渗膜技术已投入市场,显示出该技术四大效应特点,将普通水通过物理反应变化成小分子团功能水,溶解力强,渗透力强,扩散力强,代谢力强,乳化力强,这种活性水优于自然水,更利于人长寿。这种水能极大地作用于人体各个器官,改善人体体质,平衡人体机能,活化人体细胞,让人更加健康长寿。总之这种水给我们改善饮品质量提供了前提。但是基本原料筛选也不能忽视。
“绿茶”又称不发酵茶,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其特性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维生素损失较少,从而形成清汤绿叶,滋味性强的特点。最新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绿茶中保留天然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效果,为其他茶类所不及。
2、“荷叶”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莲的叶片,其化学成份主要有荷叶碱、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草酸、滤泊酸及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成份。药理研究发现,荷叶具有解热、抑菌、解痉作用,经过炮制后的荷叶味苦涩、微咸、性辛凉,具有清患利湿、升阳发散、祛瘀止血等作用,对多种病症均有疗效。荷叶的浸剂或煎剂可扩张血管,清热解暑,是降压减肥的良药,还有调节血脂保健作用,是中老年朋友希望保持身材苗条的理想选择。
《本草纲目》、《随息居饮食谱》、《中国药茶配方大全》等古今药食等典籍认为,莲芯及荷叶具有清心火、平肝火、泻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热养神、降压利尿、敛液止汗、止血固精等功效。“荷叶减肥、令人瘦劣”,中国自古以来把荷叶奉为瘦身良药。
3、甜叶菊提取物(甜叶菊甙)是从菊科草本植物甜叶菊精提取的天然高甜、低热的保健型甜味剂,它的甜度蔗糖的200-300,其热量却只有蔗糖的1/300,经大量药物实验证明,甜叶菊甙无毒副作用,无致癌物,安全性高,南美巴拉圭、巴西的居民已有食用几百年的历史,至今没有发现任何毒害作用,经常食用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心脏病、龋齿病。有资料证明菊糖或有十四种氨基酸和铁、锌、铜、钴、钼、磺、氟、铬及调节平衡的元素溴十种元素,性质稳定不易霉变,有独特的清凉甘甜的特点。
4、蜂胶
蜂胶在饮品中可承担保健防腐双重任务,其任务的完成相当出色,有资料显示蜂胶的抑菌作用效果高,优于苯甲酸纳,山梨酸钾,对金色葡萄菌抑制高于苯甲酸纳,山梨酸和山梨酸钾,在饮品中加入蜂胶有广谱的抗菌功能,在提高人体免疫力方面蜂胶更是优中之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无糖去脂保健绿茶的配制及其生产工艺
方法步骤:
1、首先,将绿茶和荷叶在一定温度下浸提浓缩备用。
2、本发明所生产的产品全部用弱碱性小分子团水调配。
3、绿茶提取物的配比:
绿茶提取物按10-90份“配比范围”调至色香味适中
荷叶提取物按10-90份“配比范围”调至色香味适中
4、甜叶菊提取物在产品中用量≥0.5%
5、蜂胶在产品中的用量≤1‰
实施例1:首先将1000KG弱碱性小分子团水加入调配罐中,再将绿茶和荷叶提取物各同等配比加入,甜叶菊提取物≥5‰左右调至色香味适中,然后加入≤1‰的蜂胶,即成为无糖去脂保健绿茶,即可罐装检验出厂。
实施例2、将1000KG弱碱性小分子团水加入调配罐中再用绿茶提取物10分荷叶提取物90份,加入甜叶菊提取物0.5‰左右调至色香味适中,加入≤1‰的蜂胶即成为无糖增强型去脂绿茶,即可罐装检验出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凡存,未经孔凡存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59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呼叫处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无线接入点设备升级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