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外用中药制剂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05367.6 | 申请日: | 2009-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开明;张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开明;张大伟 |
| 主分类号: | A61K36/708 | 分类号: | A61K36/708;A61P17/00;A61P31/10;A61K31/045;A61K33/04;A61K33/06;A61K33/3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4040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真菌 皮肤病 外用 中药 制剂 | ||
背景技术:
真菌是细菌中难治菌之一,好发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真 菌性皮肤病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是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的感染 性皮肤病,主要侵犯人的头皮、毛发、四肢躯干的皮肤、手足以及指(趾)甲, 依据感染发病部位,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和甲癣等。人体感 染后,常反复发作,令患者非常痛苦,现有药物又难以根治。西药主要以1% 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达克宁、采乐、康王、克霉唑及日本的癣清等药物进行 治疗。而中药则以脚癣一次净、消炎润肤止痒散、珂乐百癣消以及扶正排毒疗 法等进行治疗,上述药物普遍存在疗程长、易复发、费用高的缺点。中国专利 (公开号101274093和101518600)公开了二种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中药组方, 它们都存在药物多、组方复杂,需内服、外用同时进行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公开一种用于治疗真菌性皮肤病的具有组方简 单、疗程短、疗效显著、制作容易、治愈率高且不复发特点的中药外用制剂。
本发明的药物筛选自古方《医宗金监》之“颠倒散”(其组方为硫磺、大 黄,根据2000年出版的中国药典第267页之规定,硫磺剂量为:内服日量为 1.5-3g,外用适量)和“二味拔毒散”(其组方为雄黄、明矾,中国药典第277 页规定,雄黄之剂量为:内服日量0.05--0.1g,外用亦适量;明矾剂量内服为 1.5--3g,外用适量)。通过实验(剂量为:雄黄30g,凡士林70g,调匀外涂) 证实,雄黄外用30g为极限剂量,超过此剂量则易致中毒。取上述两组方分别 进行试验,发现两组方均具有抑制真菌的作用,但其疗效评价仅为一般。进而 把二组方合并进行试验,发现其对真菌的抑制效果较之单方有所增强,疗效评 价应属中等。为使疗效进一步提高,将组方中之明矾改为其浓缩品即枯矾,然 后将两方中之主要药物硫磺、雄黄逐渐加量依次进行试验,发现其疗效确实在 显著增加,然而,随着剂量之增加,其毒副作用亦明显加重,如何达到即能保 留其抑菌的作用,又不增加其毒副作用,成为一道棘手的难题,为此进行了200 余次试验,也未能找到突破点。后来,通过仔细阅读《常用中药学讲义》(成都 中医学院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64年7月第一版第17页)有关配 伍的论述,其中讲到:“若遇有些药在配合应用时,其中一药牵制另一药物,从 而降低或消除其毒性,或其它有害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前者来说,制服了 另一药,是相杀关系,从后者来看,受制于前者,是相畏关系”。《神农本草经》 也指出:“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在《讲义》本节中同时也提到:“也 有一些相畏的药物,却例外地不可合用”。“十九畏”的药物就是不可合用的典 型例子。既然书中提到配伍禁忌的药物有相畏相杀的作用,为什么不能在此禁 区中寻找突破良机?
“十九畏”歌诀其中之一“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芒硝、朴 硝、元明粉为同一物,仅形态不同而已)。此两味药物为历代中药学所列之配伍 禁忌。经过反复研究、设想、推敲,既然其在“十九畏”歌诀中存在“争”的 关系,那么其混合配伍必然会产生相畏相杀之反应,说不定亦同时可能会产生 新的化合物,这样一来,其结果不外乎三种可能:一是相杀,即相互之间作用 抵消;二是相畏,使它们的毒性减低或消除;三是相生,即新的化合物产生。 据此推理,将硫磺和芒硝两种药物合用,说不定会有奇迹出现。试验结果证实 了推理的正确性,出现了下述情况:一、正作用降低,即抑制真菌的作用较单 方之“颠倒散”的抑菌作用明显降低,这可能是古方中确定“十九畏”之一硫 磺与芒硝两种药物不能相配伍的原因之一;二、硫磺中的毒性完全消失;三、 配伍后反应生成了新的化合物。为了证实这一结果,发明者用此配伍药物在自 己皮肤上进行多次涂试,发现涂试部位的皮肤完好无损,无不适感觉。这说明 此两种药物配伍后生成新的化合物使之毒副作用完全消除。又加入“二味拔毒 散”(雄黄、枯矾)再做试验,其结果同样如上所述,正作用效果只有小部分降 低,“雄黄”中之毒副作用亦全部消除。经过不断调整剂量,终于找到最佳的配 伍比例,使其成为安全、强效的抑杀真菌的外用中药制剂。通过药监局、制药 厂的化验证明,此制剂系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外用中药制剂,符合药典规范标 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开明;张大伟,未经张开明;张大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5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系统及其电源供应装置
- 下一篇:光学色彩分光系统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