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置枪针清粉系统的喷粉枪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04338.8 | 申请日: | 2009-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3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军 |
| 主分类号: | B05B5/03 | 分类号: | B05B5/03;B05B5/053;B05B5/16;B05B12/00;B05B1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658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置 枪针清粉 系统 喷粉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静电喷涂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可以自动除去包覆在枪针前端的粉末的喷粉枪。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静电喷粉枪是在喷枪口加上高压电,当与高压气流混合的粉末经过喷枪口时,感应带上负电荷,然后飞向工件,而工件接地为正极,粉末在静电正负相吸的作用下,均匀地吸附在工件表面,经过烘箱一定温度的加热,就溶融固化(或塑化)成涂层。目前的喷粉枪主要包括枪筒、设置于枪筒内腔中的混合粉气管、设置于枪筒前方的放电针套、与高压发生器的电压输出端电连接并设置于放电针套内腔中的放电针(枪针)、套在所述放电针套之外并与混合粉气管相连通的喷嘴、设置于放电针套前端的外表面呈喇叭状的挡粉圈;实际应用中,由于静电吸附的原因,枪针前端经常包覆大量粉末,影响枪针的放电效果。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施工过程中可以自动除去包覆在枪针前端的粉末颗粒的喷粉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内置枪针清粉系统的喷粉枪,其特征在于,包括:枪体、枪头座与枪针;
所述枪体包括:粉料通道、主进气通道、第一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气室、第一气阀座、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贯通主进气通道和所述第一气阀座,所述第二通孔贯通所述第一气阀座和所述气室,
所述枪体的右侧面设置第一气体通道,所述枪体的左侧面设置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三通孔贯通所述气室和所述枪体的左侧面,所述第四通孔贯通所述枪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所述第四通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五通孔贯通所述枪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
所述枪头座与所述枪体紧密配接,所述枪针为中空导电管道,所述枪头座包括:第三气体通道和第四气体通道、导线通道,所述第三气体通道与第一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第四气体通道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气体通道和所述第四气体通道在枪头座内汇聚为一路向所述枪针输出清粉气流,所述导线通道内设置导线与所述枪针电连接,向所述枪针提供高压静电。
所述的喷粉枪,在第四通孔与第一气体通道连接处设置一气量调节阀门,控制气体流量大小。
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通过巧妙设置主进气通道、第一气体通道、第二气体通道、气室、第一气阀座、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在喷粉枪内形成一个自动清粉系统,方便使用,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喷粉枪左侧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喷粉枪左侧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喷粉枪左侧的正面局部剖视图以及与枪头座的装配图;
图4是图3的A-A向视图;
图5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喷粉枪右侧面的剖视图;
图7本发明喷粉枪右侧的正面局部剖视图以及与枪头座、枪管、枪针的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枪针清粉系统的喷粉枪,如图7所示,包括:枪体1(分为右侧1-1和左侧1-2),、枪头座2与枪针4,以及枪管3与导流片等零部件;枪管3与导流片已经是现有技术,本发明不再赘述。
如图1、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枪体1包括:粉料通道10、主进气通道11、第一气体通道15、第二气体通道14、气室16、第一气阀座12、第一通孔111、第二通孔121、第三通孔122、第四通孔143和第五通孔141;所述第一通孔111贯通主进气通道11和所述第一气阀座12,所述第二通孔贯通所述第一气阀座12和所述气室16;关于第二通孔121、第三通孔122的详细结构,请参看图1的局部放大图2。
如图3、图5和图7所示,所述枪体的右侧面1-1设置第一气体通道15,所述枪体的左侧面1-2设置第二气体通道14,所述第三通孔122贯通所述气室16和所述枪体的左侧面1-2,所述第四通孔143贯通所述枪体的左侧面1-2和右侧面1-1,所述第四通孔143连通所述第三通孔122和所述第一气体通道15,所述第五通孔141贯通所述枪体的左侧面1-2和右侧面1-1,连通所述第一气体通道15和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军,未经李志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43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12伏30安时单排式蓄电池
- 下一篇:雷电示教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