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扇出线路以及显示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4142.9 | 申请日: | 2009-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3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郑耕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 挥;祁建国 |
地址: | 台湾***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以及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扇出线路(fan-out circuit)以及显示面板,且特别是有关 于一种阻抗差异小的扇出线路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面板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压驱动、低消耗功率及 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已取代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成为新一 代显示设备的主流。传统的液晶显示面板是由一具有彩色滤光层的彩色滤光基 板、一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TFT Array Substrate)以及一配置于此两基板间 的液晶层所构成。
图1A绘示为现有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请参照图1A,公知的液晶显示 面板100可分成主动区(active area)102以及周边线路区(peripheral circuit area)104。主动区102内配置有多个像素(pixel)110以形成一像素阵列(未标示), 周边线路区104则设计有周边线路(peripheral circuit)120。每个像素110皆包括 一薄膜晶体管112以及与此薄膜晶体管112连接的一像素电极114,且每个像 素110都被两条相邻的扫描线116以及两条相邻的数据线118包围。通常,这 些扫描线116以及数据线118会由主动区102延伸至周边线路区104,并通过 前述的周边线路120与驱动芯片(driver IC)130电性连接。一般而言,驱动芯片 130有特定的尺寸设计,所以周边线路120会由连接扫描线116与数据线的118 一端向驱动芯片130所在区域集中而构成一扇出线路(fan-out circuit)140。
图1B绘示为图1A的液晶显示面板中扇出线路的放大示意图。请同时参 照图1A与图1B,扇出线路140具有多条导线142。边缘的导线142a两端在 X方向上相隔的距离不同于中心的导线142b两端在X方向上相隔的距离。也 就是说,随着驱动芯片130与对应的扫描线116的相对位置不同或是驱动芯片 130与对应的数据线118的相对位置不同,各导线142势必会具有不同的长度。 因此,导线142间存在有显著的阻抗差异。
为了缩小导线142之间的阻抗差异,许多现有技术令部分导线142具有绕 线部144的设计。绕线部144可以增加导线142的长度而调整不同的扫描线 116或是不同的数据线118的阻抗。不过,每一条导线142之间的间距(pitch) 通常为固定的。绕线部144仅能在这样的间距下迂回排列,因此绕线部144 的设计仅能小幅度地将导线142之间阻抗的差异缩小。换言之,同一扇出线路 140中最外侧(outermost)的导线142a与中心的导线142b之间仍旧存在显著的 阻抗差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扇出线路,其部分的绕线部具有阶梯状图案而有助于增加 导线之间的阻抗匹配性。
本发明更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扇出线路的设计有助于提升显示面板的传 输品质。
本发明提出一种扇出线路,其包括多条扇出导线,其中扇出导线彼此电性 绝缘。各扇出导线包括一第一绕线部以及一延伸部。第一绕线部具有一芯片接 合端以及一第一连接端,其中任二个相邻的芯片接合端的间距为P1。延伸部 具有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其中第一端与第一连接端连接,其中任二个相邻 的第二端的间距为P1’,且P1’>P1。在扇出导线中,一部分的第一绕线部 具有阶梯状图案(ladder shaped pattern),其中P1、P1’为正数。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另一部分的第一绕线部具有阶梯状图案以 及曲折状图案(zigzag pattern)。扇出导线例如排列于一虚拟中心线的两侧,而 虚拟中心线与部分第一绕线部的芯片接合端及第一连接端的最短距离分别为 D1及D2,且D1<D2,其中D1、D2为正数。曲折状图案的曲折幅度(zigzag margin) 例如从虚拟中心线向两侧递减。此外,曲折状图案的路径长度也可以从虚拟中 心线向两侧递减。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另一部分的第一绕线部具有阶梯状图案以 及曲折状图案,而其余的第一绕线部具有条状图案。扇出导线例如排列于一虚 拟中心线的两侧,而虚拟中心线与部分第一绕线部的芯片接合端及第一连接端 的最短距离分别为D1及D2,且D1<D2,其中D1、D2为正数。曲折状图案 的曲折幅度可以从虚拟中心线向两侧递减。此外,曲折状图案的路径长度也可 以从虚拟中心线向两侧递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4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覆方法及膨胀工具
- 下一篇:用于治疗异常细胞生长的磺酰胺衍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