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无规立构结构单元的聚烯烃在地面铺层中的用途无效
| 申请号: | 200910203936.3 | 申请日: | 2009-0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555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09-10-14 |
| 发明(设计)人: | H·G·贝克尔;M·维伊;L·明达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10/16 | 分类号: | C08F210/16;C08F210/02;C08F210/06;C09J123/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石克虎;李连涛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有无 规立构 结构 单元 烯烃 地面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无规立构结构单元的聚烯烃在地面铺层(Bodenbelag)、 尤其是地毯或人造草皮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使用非晶态烯烃聚合物制作地毯和/或方块毯(Teppichfliese)的方法早已为 人所知。例如在US 3,928,281中所描述的就是无规立构聚丙烯和氨基甲酸酯预 聚物以及无机填充材料组合物用于制作地毯背面涂层的用途。在地毯制作过程 中使用含有异氰酸酯的化合物不利于回收这类地毯,并且出于毒性原因是不利 的。此外所使用的无规立构聚丙烯不具备同时植入簇绒与长丝所需的材料特性, 例如没有规定的聚合物结构,尤其无法实现低涂布重量。
US 3,551,231公开了使用热熔胶(Schmelzklebstoff)制作地毯背面涂层的 方法。尤其是以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为基础制备所使用的热熔胶,然后利用 特殊的压紧机构将其压入坯毯(Teppichrohware)之中。但是所使用的基础聚合 物并不具有同时植入簇绒与长丝所需的材料特性,尤其无法实现低涂布重量。
US 3,982,051描述了使用压敏热熔胶(Haftschmelzklebstoff)对地毯进行背 面涂覆的方法。以乙烯含量高的乙烯共聚物为基础,制备压敏热熔胶,乙烯共 聚物例如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无规立构聚丙 烯和硫化橡胶。
所使用的材料组合并不具有同时植入簇绒与长丝所需的材料特性,尤其无 法实现低涂布重量。
EP 0518014描述了可三维变形且可回收的地毯,尤其是车用地毯,以及一 种地毯制作方法,按照该方法所述,使用含有重量百分比为10~95%的一种或 多种基本非晶态聚烯烃成型物料,对地毯进行背面涂覆。所使用的基本非晶态 聚烯烃在190℃温度下的熔体粘度为2000~200000mPa*s,软化点为70~ 160℃,针入度为5~50*0.1mm。尤其描述了使用很高至极高填料含量制作地 毯背面涂层的方法。没有描述同时植入簇绒和/或长丝。所述非晶态聚烯烃由于 熔体粘度很高而不能保证坯毯具有足够的针入度(Penetration)。尤其因为是无 序聚合物结构,所以在施涂温度下没有所需的低熔体粘度和冷却后所需的高抗 拉强度、柔韧性以及粘接剪切强度的组合。
EP 0592683描述了一种使用非晶态聚烯烃分两步制作方块毯的方法,其中 所施加的聚合物组合物的熔体粘度为2000~100000厘泊,且涂布重量为 200~2000g/m2。聚合物组合物中存在的非晶态烯烃聚合物(5-95质量%), 是乙烯、丙烯和/或1-丁烯组成的均聚物和/或共聚物,基本上呈非晶态,并且没 有结晶度。其熔体粘度为300~30000厘泊,软化点为100~170℃。这类聚合 物没有限定的链结构,因此材料特性较差,无法以低涂布重量来制作地毯。尤 其无法在未处理聚丙烯上同时实现较高的粘接剪切强度(Klebscherfestigkeit)、 高的抗拉强度和高的断裂伸长率,也无法实现低熔体粘度。此外,这类聚烯烃 通常具有高的多分散性,并且容易释放出其中所含的低分子成分。由于所述制 作方法需要分两步进行(植入簇绒/长丝与地毯背面涂覆分开),因此存在明显 的工艺技术缺点,使得该方法的经济性成为问题。
EP 1375731也公开了一种使用基于非晶态聚(1-烯烃)的热熔胶来植入簇 绒(Noppen)和长丝的方法。当然这里所使用的非晶态聚(1-烯烃)在190℃的 熔体粘度为2000~200000mPa*s,其大部分流动性差,因此很难以低涂布重量 制作牢固的复合物。此外,所述的聚(1-烯烃)没有限定的链结构,不具有低粘 度、高抗拉强度且在未处理聚丙烯上良好的粘接剪切强度的组合,因此总是必 需使用广泛和复杂的非晶态聚(1-烯烃)配方,才能实现技术上令人满意的解决 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赢创德固赛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9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