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定位结构的密码锁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3610.0 | 申请日: | 2009-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927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谋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优护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E05B37/02;E05B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定位 结构 密码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密码锁,尤其是涉及一种装设于锁具中以制动锁具整体呈现上锁或解锁状态的密码锁。
背景技术
密码锁为常见装设于锁具中的制动结构,图8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密码锁400,其包含有一壳体40、一内制动组件50、复数个外拨环60及一止挡片70,内制动组件50穿设于各外拨环60之中,使用者转动外拨环60以改变外拨环60与内制动组件5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而改变密码锁400整体呈现上锁或解锁的状态。
止挡片70设于壳体40中并相邻于各外拨环60,止挡片70上延伸形成有复数个弹片71,每一弹片71相邻于相对的外拨环60,每一外拨环60外周缘上间隔内凹地形成有复数个凹槽61,在外拨环60外表面上位于相邻的凹槽61之间设有用以标示的图样例如数字或文字,当旋转外拨环60时,通过单一凹槽61与弹片71的相卡合,而使得外拨环60被定位于显示相对应的密码之角度。
然而,现有技术的密码锁具有下列缺点:
1、由于止挡片70的弹片71持续与外拨环60的外壁面相摩擦,故除了弹片71与凹槽61相卡合时可定位外拨环60之外,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外拨环60也可被定位于其余未相对于特定密码的角度上,则使用者将难以推断是否已将外拨环60转动至正确的位置,而不利于使用者将外拨环60旋转定位至特定位置。
2、外拨环60的外表面上除凹槽61部分为均呈大致平坦状,当使用者利用手指拨动外拨环60时,凹槽61本身不便于作为拨动时的施力点,其余平坦部位也不便于使用者施力,故现有技术中的外拨环60不便于使用者拨动。
3、当组装止挡片70时,需将各弹片71准确对应于各外拨环60,增加了制程上的负担,同时提高了整体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密码锁,以改善外拨环拨动上的准确度,也可改善外拨环的定位效果,并简化制程以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定位结构的密码锁,包括:
一壳体,所述壳体包含有一顶壳及一底壳,该顶壳贯穿地形成有复数个穿孔,该底壳内凹地形成有复数个容槽,每一容槽的底面上设置有一弹片,每一弹片具有两端部及一中心凸部;
复数个外拨环,所述复数个外拨环设于壳体中,每一外拨环穿设于顶壳的相对应的穿孔中,且每一外拨环穿设于底壳的相对应的容槽中,每一外拨环与相对应的弹片的中心凸部相抵靠,每一外拨环的外表面上间隔地延伸形成有复数个轴向凸肋,相邻的凸肋之间为图样区;和
一内制动组件,该内制动组件设置于壳体中并穿设于各外拨环之中。
当转动外拨环时,外拨环的外表面与弹片相抵靠,使用者透过顶壳的穿孔辨识来辨识外拨环的图样区,则可通过转动外拨环来驱动内制动组件,而使得整体呈现上锁或解锁的状态。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1、由于各凸肋系突出于外拨环的外表面上,故当外拨环转动致使凸肋与弹片的中心凸部相抵靠时,弹片被压缩而蓄积弹力,当使用者的外力移除时,在弹力的作用下弹片回顶外拨环的凸肋以迫使外拨环自行转动,外拨环持续转动至外拨环的图样区相对应于中心凸部而使得中心凸部卡合于两相邻凸肋之间为止,因此,纵使在使用者转动未完全的情形之下,外拨环被稳固的定位于预设的各特定角度上。
2、利用外拨环外表面上所设置的凸肋,则使用者可直接施力于凸肋上来转动外拨环,故增加了使用者转动外拨环时的便利性及准确性。
3、如果弹片一体成型于底壳上时,则完全节省了组装程序;即使弹片与底壳非一体成型,但每一弹片仅对应装设于一凹槽中,故组装上仅需将每一弹片卡固入凹槽中即可,无须再与外拨环进行对准的工作,则无论上述何种做法,均能有效简化制程。
因此,本发明的确具有其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状态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状态的组件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状态另一视角的组件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的部分组件放大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端视放大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端视放大剖面动作图;
图7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端视放大剖面图;
图8为具有现有技术密码锁的锁具的组件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密码锁 10壳体
11顶壳 111穿孔
12底壳 121容槽
122弹片 123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优护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优护国际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