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回转体共轭互逆研磨技术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3352.6 | 申请日: | 2009-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3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弛一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弛一智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73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共轭 研磨 技术 | ||
本项发明全称——回转体共轭互逆研磨技术,简称共轭互逆技术。是 一种涉及将颗粒物料研磨成细小粉体的技术。
已有的物料研磨,一般有气流磨、冲击磨、碾压磨、剪切磨等。这些 类型的粉磨机械,各有其弊。如气流磨能耗高效率低,一般适于硬脆材料 的研磨;冲击磨振动大,噪音大,粉尘污染严重等;碾压磨如辊磨机械, 研磨物料的纯度及细度受限,使用寿命低,机械成本高等;剪切磨的物料 加工粒径较大,物料存在污染,使用寿命较短,噪音大等。这些机械的研 磨组件大都分为固定部分和运转部分,辊磨机械的研磨组件虽然都在运转, 但设计为同向转动,径向压力较大,辊体笨重且易于形变,磨辊间隙随着 物料的进入而处于浮动状态。
鉴于此,本项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噪音、低振动、长寿命、高 纯度、粒径适应范围宽的新型回转体共轭互逆研磨技术。本项技术尤其对 韧性物料仍旧能够保持良好的研磨效果。根据不同的机型结构,其制粉粒 度范围可选为毫米级、丝米级、忽米级、微米级、亚微米级、纳米级等一 系列粉体粒径,包含了从毫米级到纳米级的一系列物料粉体,且相对于每 一等级的粉体,其粒径分布范围可以很窄,即粉体粒径均匀,无较大浮动 值。
本项发明采用由数个至数十个回转体如轮系、轴系等有机地组合成研 磨体系,回转体之间的轴线相互平行,并且回转体之间存在一个给定的间 隙,相邻的回转体产生相互间的逆向运转,并且给定一个速比。在物料或 介质的介入下,形成一种综合的研磨效应,最终将物料研磨至符合要求。
采用本项技术制作的设备,其功率涵盖范围很宽,从几十瓦至几十千 瓦,从微型机到大型机都可生产。它可充分满足家用及工业用的制粉、制 浆需求。并且可彻底取代现有制粉、制浆等的生产工艺及设备。
本项共轭互逆技术所说的回转体,是指呈轴对称的轮系或轴系,具有 良好的动平衡效果。回转体的表面附着有锋利磨粒,或是经过加工出呈均 布的尖锐齿形,表面可附着一层耐磨涂层,提高其使用性能,以适于研磨 物料的需要。
由于给定了间隙,回转体的速度极限可以很高,结合流体介质的作用, 容易将物料细化至需要的粒径;回转体之间并不接触,这样可使得其使用 寿命大大延长;在回转体的工作面相互逆转作用下,回转体与物料的接触 相对轻微,没有强力嵌入现象,因而振动及噪音相对较小。
下面,再用实施例,对本项发明作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项发明所说的回转体,表面经附着了锋利磨粒或是经加工出呈均布 的尖锐齿形,有利于剪切、磨擦、刮划物料,使之解体细化。所说的给定 间隙,是指一个合理的间隙,依据所需物料的粒径大小,设定相应的间隙。
使用时,物料在重力或介质流体的作用下靠近回转体,相互逆转的工 作面之间在与物料接触后,产生一定的径向压力,因为回转体之间存在线 速差,物料便逐渐被剪切、磨擦而细化。如果需要更细小的粒径,可以提 高线速,这会施加给流体介质较大的动能,产生较强的紊流及湍流,带动 物料循环往复地剪切磨擦,从而最终破碎至所需粒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弛一智,未经张弛一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西他沙星滴眼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羽毛自动分拣设备及分拣方法